林晞关于音乐公益项目的提议,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王栎鑫心中漾开圈圈涟漪。次日清晨,他在海边散步时,不由自主地构思起旋律。海风拂面,潮声阵阵,他轻声哼唱着一首未成形的歌谣,脑海中浮现的是孩子们纯真的笑脸。
“这么早就在创作了?”苏醒从身后走来,递给他一杯温水,“听说林总监找你谈公益项目?”
王栎鑫接过水杯,眼神明亮:“一个关注偏远地区儿童音乐教育的项目。我在想,也许可以写一首适合孩子们唱的歌。”
“好事啊!”苏醒拍拍他的肩,“你这几年为孩子写的歌,不正好能用上吗?”
上午的团综录制环节是“童年游戏回忆”。成员们需要分组完成跳房子、弹珠等游戏,并分享相关的童年记忆。
张远在跳房子时故意耍宝,假装扭到脚,引得众人哄笑;陈楚生则一丝不苟地计算弹珠的轨迹,认真模样仿佛回到少年时代。轮到王栎鑫时,他分享了一段往事:“小时候家里条件一般,买不起钢琴。我就用纸板画了键盘,每天在上面练习指法。”
林晞站在监视器后,注意到王栎鑫讲述时手指无意识地在腿上轻敲,仿佛那纸板键盘仍在眼前。这种对音乐最原始的挚爱,让她心头微动。
午休时分,王栎鑫主动找到林晞:“林总监,关于那个公益项目,我有些初步想法……”
两人在林晞的临时工作室讨论起来。王栎鑫拿出那个贴着恐龙贴纸的笔记本,翻到几页草稿:“这是我之前为孩子们写的一些小样,也许可以改编为项目主题曲。”
林晞认真地看着乐谱,虽然不完全懂音乐,但能感受到旋律中的温暖与希望:“我觉得很好。不过,王老师,我们可能需要先实地考察一下。我知道城郊有一所乡村小学,音乐教育资源比较匮乏,您有兴趣一起去看看吗?”
王宁鑫毫不犹豫地点头:“当然。”
这时,执行导演匆匆走来:“林总监,下午原定的外景地因天气原因无法使用,需要临时调整方案。”
林晞沉思片刻,看向王栎鑫:“王老师,我记得您刚才提到那所纸板键盘的故事……不如我们下午的录制就围绕‘音乐初心’展开?可以请各位老师分享自己与音乐结缘的故事,甚至可以尝试用简单材料制作小乐器。”
王栎鑫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我记得楚生哥最早学吉他时,用的也是一把借来的破旧吉他。”
突如其来的方案变更,反而成就了下午录制的亮点。再就业男团的成员们真诚分享着各自与音乐结缘的点点滴滴,没有脚本的即兴讲述,反而流露出最真实的情感。王栎鑫更是用饮料瓶和橡皮筋制作了一把简易“乐器”,弹奏出简单的旋律,引得众人合唱起经典老歌。
录制结束时,夕阳西沉。林晞整理着素材,满意地发现今天采集的内容足够剪辑出富有温情的正片和花絮。
“林总监。”王栎鑫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明天如果方便,我想我们去看看那所乡村小学。”
林晞有些惊讶他的急切,但表示赞同:“好的,我来安排。”
次日清晨,王栎鑫和林晞驱车前往位于城郊的“曙光小学”。这是一所规模不大的乡村学校,设施简陋但整洁有序。
校长热情地带领他们参观。音乐教室里的钢琴略显陈旧,但保养得很好。“这是学校的‘宝贝’,”校长轻抚琴盖,“虽然旧了点,但孩子们都很喜欢。”
这时,一阵稚嫩却格外认真的合唱声从教室传来。他们循声望去,只见一群孩子正在老师指导下排练歌曲。孩子们眼睛明亮,歌声质朴却充满力量。
王栎鑫静静地站在教室后门,目光柔和。林晞在他眼中看到了罕见的触动,那是一种深切的共鸣。
“想去试试吗?”林晞轻声问。
王栎鑫点点头,走进教室,在老师欣喜的邀请下坐到钢琴前。他手指轻触琴键,流畅地弹奏起伴奏。孩子们惊讶又崇拜地看着这位“突如其来的老师”,在他的鼓励下,歌声更加响亮。
他没有选择自己的歌,而是弹奏了一首经典的儿童歌曲,并即兴加入了新的和声,让简单的旋律焕发新意。演奏间隙,他弯腰与孩子们交流,耐心指导发声技巧,模样温柔而专业。
林晞用手机记录下这画面,心中公益项目的构想逐渐清晰——王栎鑫与孩子们互动时的真诚与感染力,正是项目最需要的。
返校途中,王栎鑫难得地话多起来:“我小时候,音乐老师对我说过一句话——‘音乐是心灵的母语’。刚才那些孩子,也许没有最好的条件,但他们对音乐的热爱是真实的。”
“所以你笔记本上写的愿望……”林晞若有所指。
“是的,”王栎鑫望向车窗外飞逝的田野,“希望有一天,能带着我的孩子,在海边唱我写的歌。现在想想,如果那天还能有更多像今天这样的孩子一起唱,就更好了。”
这一刻,林晞看到了一个超越明星光环的王栎鑫——一个真诚的音乐人,一个渴望用自身所长传递善意的父亲。
与此同时,王栎鑫也通过这次考察,对林晞有了新的认识。她与校长讨论学校需求时的专业细致,倾听孩子发言时的耐心尊重,以及车上那句看似随意却切中要害的提问,都展现了她超越年龄的成熟与共情力。
回到住处,王栎鑫收到女儿发来的语音消息:“爸爸,我今天音乐课得了小红花!老师说我音准最好!”
他笑着回复语音表扬女儿,然后打开笔记本,灵感涌动地写下新的旋律草稿。这一次,笔下的音符似乎格外轻盈,仿佛承载着双份的希望——一份来自子女,一份来自今天那群眼睛明亮的孩子。
而另一边的林晞,正在修改项目提案。她将王栎鑫“与孩子们在海边唱歌”的愿望融入项目愿景,并将首次活动策划为一场小型的海边音乐会,参与对象正是曙光小学的孩子们。
夜深时分,她将今天拍摄的王栎鑫与孩子们互动的几张照片发给他,附言:“王老师,今天看到你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样子,我觉得这个项目一定会很有意义。”
很快,王栎鑫回复:“谢谢林总监给我这个机会。其实……是今天的经历让我想起了自己做音乐的初心。”
窗外星河低垂,隔屏对话的两人,因一个共同的项目,似乎走近了彼此世界一步。而那本写着愿望的笔记本,正静静躺在王栎鑫的桌上,扉页上多了几个今天问孩子们要来的、歪歪扭扭却充满童真的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