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云飞要求观摩独立团的消息,像一阵风似的刮遍了团部。反应各不相同。
李云龙捏着旅部传来的电文,嘴角撇到了耳根子,对赵刚和林烨抱怨道:“他娘的,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他楚云飞一个晋绥军的团长,不在他的358团吃香的喝辣的,跑咱这穷山沟来‘观摩’?我看是闻到什么味儿了,想来探探老子的虚实!”
赵刚则显得沉稳许多,他扶了扶眼镜,分析道:“老李,话也不能这么说。现在是国共合作时期,友军之间进行军事交流,名义上是说得通的。楚云飞此人,我有所了解,是黄埔五期的高材生,有爱国情怀,治军严谨,并非等闲之辈。他的到来,我们既要热情接待,展现我们八路军的风貌,也要……有所准备。” 他说着,目光若有深意地瞥了一眼林烨。
林烨心中了然。楚云飞在这个时候到来,绝非偶然。很可能是独立团近期的一系列动作,尤其是苍云岭之战的神秘狙击手,以及后续挫败特务渗透的事件,引起了这位眼光毒辣的邻居的强烈好奇。而他林烨这个突然出现的“海外华侨”,必然是重点关注对象。
“团长,政委,”林烨开口道,“楚团长既然来了,我们躲是躲不过的。不如大大方方让他看,但看什么,怎么看,我们得掌握主动。”
“哦?你小子又有什么鬼点子?”李云龙来了兴趣。
林烨微微一笑:“咱们独立团家底薄,重武器肯定比不上他358团。但咱们也有咱们的长处。比如,咱们的土工作业、近战夜战、还有……冷枪冷炮运动。不如就安排一场连级的攻防对抗演习,再加一个射击汇报表演。既展示了我们的战斗精神和战术特点,又能……” 他顿了顿,“顺便敲打敲打他楚云飞,让他知道,咱们独立团,不是他想象中那么好拿捏的。”
李云龙眼睛一亮,猛地一拍大腿:“好主意!就这么办!让他看看,老子的兵是怎么用‘乞丐装备’打仗的!林烨,演习和射击表演的方案,你来定!需要什么,跟老子说!”
几天后,楚云飞的观摩团如期而至。十几匹高头大马,簇拥着几辆吉普车,扬起一路烟尘,停在了杨村村口。楚云飞一身笔挺的晋绥军将校呢军装,马靴锃亮,与独立团官兵们破旧的灰蓝色军装形成了鲜明对比。他身后跟着参谋长方立功,以及几名同样军容严整的军官,气场十足。
李云龙和赵刚带着团部主要干部在村口迎接。双方见面,表面上倒是一团和气。
“云龙兄,久违了!苍云岭一战,兄率部正面击溃坂田联队,扬我军威,兄弟我在西边听闻,亦是心潮澎湃,佩服之至啊!”楚云飞拱手,言语客气,但目光却如同鹰隼般扫过李云龙身后的每一个人,最终在林烨身上停留了刹那。林烨今天穿了一身稍微整洁些的八路军军装,但眉宇间的气质和略显白皙的肤色,依旧让他显得格格不入。
“哈哈,楚团长过奖了!咱老李就是运气好,碰巧了!”李云龙打着哈哈,上前亲热地拉住楚云飞的手臂,“走走走,楚团长远道而来,咱独立团没啥好招待的,地瓜烧管够!”
寒暄过后,便是安排好的军事演习环节。在村外一处预设的场地,独立团一营二连和三连分别扮演攻守双方,进行了一场连级规模的山地攻防对抗。
演习开始,防守方依托简陋的土木工事和有利地形,顽强阻击。而进攻方则展现了出色的单兵素质和小组配合,利用地形隐蔽接敌,迂回包抄,爆破“敌”火力点,动作迅猛,战术灵活。虽然没有实弹,但那喊杀声和逼真的战术动作,依旧让楚云飞和他带来的军官们看得神色凝重。
尤其是当进攻方派出几个战斗小组,利用夜色和地形(模拟)渗透到“敌”阵地侧后,发起致命一击时,楚云飞忍不住轻轻“咦”了一声,对身旁的方立功低语道:“这种小群多路,重点破袭的打法,颇有德军突击队之风格,但又结合了山地特点,很不简单。”
方立功点头附和:“团座明鉴,八路军的战斗意志和单兵战术,确实不可小觑。”
演习结束,防守方虽“全军覆没”,但进攻方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李云龙得意地瞟了楚云飞一眼,却见对方神色恢复平静,只是淡淡道:“云龙兄所部,果然骁勇。不过,现代战争,终归还是要靠火力说话。”
接下来,便是重头戏——射击汇报表演。靶场设在另一片开阔地,竖起了不同距离的胸环靶和模拟日军军官的半身靶。
首先上场的是独立团几个有名的神枪手,王喜奎等人。使用缴获的三八式步枪,在一百五十米、两百米距离上打出了不错的成绩,弹着点相对密集,赢得了观摩团礼节性的掌声。
楚云飞面色平静,似乎并不意外。他忽然转向李云龙,笑道:“云龙兄,贵部将士枪法精熟,令人赞叹。不知楚某可否有幸,请这位……”他的目光再次落在林烨身上,“请这位兄弟也露一手,让我等开开眼界?听闻苍云岭上,有一神枪手,于千军万马之中,取敌酋首级,莫非就是这位兄弟?”
来了!果然冲着自己来的!林烨心中暗道。李云龙和赵刚交换了一个眼神,知道推脱不过。
李云龙哈哈一笑:“楚团长好眼力!不错,就是这小子,林烨!老子独立团现在的射击教官!林烨,楚团长点名了,你就出来遛遛,别给老子丢人!”
“是!团长!”林烨挺身而出。他没有用常见的三八式或汉阳造,而是在众人注视下,取出了那支保养得油光锃亮的莫辛-纳甘步枪。
这支造型独特的步枪一出现,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楚云飞眼中精光一闪,他见识广博,隐约认出了这是俄制步枪,但具体型号和来历,却一时难以断定。
林烨没有选择固定靶。他让人在三百米外,设置了几个随机出现的、只有巴掌大小的移动靶(由战士用绳子拉动)。
全场寂静。三百米打移动靶,这难度远超之前的固定靶射击。
林烨深吸一口气,趴卧在地,据枪瞄准。这一刻,他仿佛与手中的步枪融为一体。风向、风速、提前量……所有数据在他脑中飞速计算。当第一个移动靶出现的瞬间,他几乎没有犹豫。
“砰!”
清脆的枪声响起,远处的小靶子应声而倒!
“砰!”“砰!”
接连两枪,另外两个在不同方向、以不同速度移动的靶子也被精准命中!
弹无虚发!
观摩团那边传来一阵低低的惊呼。楚云飞身后的军官们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就连楚云飞本人,瞳孔也是微微一缩。这种距离,这种目标,这种反应速度和命中率,已经超出了他对“神枪手”的认知范畴。
表演结束,林烨收枪起身,面色平静,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楚云飞深深地看着林烨,又看了看他手中那支步枪,忽然抚掌笑道:“好!好枪法!好兵器!林烨兄弟真乃神人也!云龙兄,你独立团藏龙卧虎,楚某今日算是见识了!”
接下来的交流,气氛似乎更加融洽,但也更加微妙。楚云飞绝口不再提比试之事,反而对独立团的训练、生活乃至后勤保障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问得非常细致。尤其是在参观团部,看到墙上挂着一副详细的晋西北地区地图(由林烨结合记忆和系统资料补充绘制,精度远超这个时代普通军用地图)时,他驻足良久,眼中闪过一丝震惊。
傍晚,接待宴席上(依旧是地瓜烧、炒鸡蛋、外加一只炖鸡),酒过三巡,楚云飞与李云龙、赵刚相谈甚欢,忆往昔,论抗战,气氛热烈。
然而,在宴席接近尾声,众人皆有几分醉意时,楚云飞却端着酒杯,看似随意地踱步到坐在稍远处的林烨身边。
“林烨兄弟,”楚云飞的声音不高,带着一丝酒意,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锐利,“兄弟我痴长几岁,托大喊你一声老弟。观老弟言行举止,见识谈吐,尤其是对军事器械之精通,绝非寻常华侨可比。”
他微微俯身,压低了声音,目光如炬,紧紧盯着林烨的眼睛:
“楚某心中有一疑问,不吐不快。敢问林老弟,你究竟从何而来?你带来的这些……‘新奇之物’,又究竟所为何来?”
周围的喧闹声仿佛瞬间远去。林烨能感觉到,李云龙和赵刚的目光也瞬间聚焦过来,带着紧张和审视。
空气,在这一刻仿佛凝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