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晓·直播尾声
1 2026年4月1日 愚...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话本小说。" />
"当光标停下,世界才意识到——原来缺的是那一下敲击。"
——顾晓·直播尾声
1 2026年4月1日 愚人节 何东舟被批捕第30天,案件进入**"审查起诉"。
检方新增「利用影响力受贿」、「向境外泄露国家秘密」两项罪名。
但关键证据——广播服务器硬盘在楼顶暴雨一夜后磁化失效,
零字节DDO日志成乱码雪花**。
无名之槌,缺了柄手。
2 无名硬盘 顾晓把磁化盘片塞进液氮,
用隧道显微镜逐点扫描,
在0x00000000扇区找到16bit残留信号:
0x48 0x44 ——**ASCII "HD"**。
何东舟缩写?或只是巧合?
无名之槌,有了敲点,却缺签名。
3 愚人节玩笑 全国高校电子屏同时黑屏,
中央只闪一行白字:
> whoami
> #
没有回车,没有答案。
光标在问,谁是无名?
玩笑,成了群体追问。
4 无名辩护人 何东舟拒绝聘请律师,
「我无罪,也不需要辩护」。
法援中心指派回车律师事务所——
林知秋成为他的「无名辩护人」。
槌与杠杆,第一次面向同一方向。
5 会见零记录 看守所会见室,
何东舟只说一句:
"真正的无名,不在硬盘,在制度。"
随后沉默权贯穿全程,
笔录空白,录音为零。
无名之槌,连回声也拒绝。
6 无名起诉书 检方提交《起诉书》,
事实部分大量使用:
"有证据表明"、"可予以认定",
却未列出具体文件名、哈希、日志。
逻辑链完整,证据链模糊。
无名之槌,被程序高高举起。
7 无罪辩护 林知秋当庭提交《无罪辩护提纲》:
① 硬盘磁化≠人为毁灭,
暴雨属自然事件,缺乏故意;
② "HD"两字母不足以身份锁定,
需排除合理怀疑;
③ 公诉证据无名,
即无名之槌,不应敲下。
辩护,为无名而辩。
8 无名判决 合议庭经三日评议,
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罪名不能成立"判决:
何东舟无罪。
但法院加写一段「法官寄语**」:
"技术无名,制度需有名;
当证据缺席,程序更应回车。"
无名之槌,终于落下,
却敲在空行,
留下一个可见的
\n
(第十五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