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银杏叶在风中轻轻飘落,像一封封未寄出的情书,洒落在城市的每个角落。
苏念安回到出租屋时,天色已晚。她将画板轻轻靠在墙角,泡了杯热茶,坐在飘窗前翻看今天的速写。那张马嘉祺的侧脸依旧安静地躺在纸页上,墨线细腻,光影交错,仿佛能听见他呼吸的声音。
她没想到,自己会和“马嘉祺”这三个字产生交集。
手机突然震动,一个陌生号码打了进来。
“是苏念安小姐吗?”电话那头是位语气干练的女士,“我是嘉祺工作室的经纪人林姐。马先生看了你在拍摄现场的画,非常欣赏,想邀请你为他即将发行的新专辑设计封面插画。”
苏念安愣住,茶杯在掌心微微发烫。
“我……我可以吗?”她轻声问。
“他点名要你。”林姐笑道,“他说,你的画里有‘真实的情绪’,那是他一直在寻找的东西。”
挂断电话后,苏念安望着窗外的月色,心跳如鼓。
她不是没接过商业合作,但对象从来不是马嘉祺这样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人。他不需要讨好任何人,却偏偏选中了她——一个默默无闻的插画师。
第二天下午,她准时抵达嘉祺工作室。
推开门时,马嘉祺正站在落地窗前听歌,耳机滑落在肩头,听见脚步声,他转过身来。
“你来了。”他微笑,像是早已等她多时。
“我带了部分作品集。”苏念安有些紧张地递上文件夹。
马嘉祺没有立刻接,而是先给她倒了杯温水:“先喝点水,不着急。”
这个动作很轻,却让苏念安的心微微发软。
他接过作品集,一页页翻看,神情专注。有好几次,他停下手指,轻轻摩挲纸面,像是在感受画中情绪。
“这张……”他指着一幅画——雨中的地铁站,一个女孩抱着书包坐在长椅上,伞斜斜地遮在身边流浪猫的头顶。
“你画的是温柔。”他说,“不是刻意的,是自然流露的。”
苏念安低头:“我只是觉得,温柔本该如此。”
马嘉祺抬眼看他,目光深邃:“我的新专辑,主题是‘回归’。我想找回最初的自己,那个会为一场雨停下脚步的人。所以,我希望封面能有一幅画——不是舞台上的我,而是生活里的我,安静、真实,像你画里的那种感觉。”
“我可以试试。”苏念安轻声说,“但……我需要更多了解你。”
马嘉祺笑了:“好啊,那从今天开始,你就是我的‘观察者’。”
他提议带她去一个地方。
车行三十分钟,抵达城市边缘的一座老式录音棚。
“我小时候第一次录歌的地方。”他推开斑驳的铁门,灰尘在阳光里飞舞,“这里要拆了,但我一直没舍得。”
录音棚里,一台老式钢琴静静伫立,墙上贴着泛黄的海报,是少年马嘉祺,笑容青涩。
“我十二岁第一次站在这里,紧张得发抖。”他轻抚琴键,“现在想想,那时候的我,比现在快乐。”
苏念安拿出速写本,开始画。
她画他坐在钢琴前的背影,画阳光穿过玻璃窗落在他肩上,画他微微低垂的眼睫。
马嘉祺没有打扰她,只是轻轻弹起一段旋律——不成曲,却温柔得让人心颤。
“这是我小时候常弹的曲子,没有名字。”他说,“现在,我想为它写歌词。”
苏念安抬头:“叫《念安》好不好?”
他一怔,随即笑开:“为什么是这个名字?”
“因为……”她脸颊微红,“这是我的名字,也是你此刻的样子——安静,被记住。”
马嘉祺望着她,许久,轻声说:“好,那就叫《念安》。”
那一刻,窗外的风停了,尘埃落定,像命运轻轻落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