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的晨光还没完全穿透云层,参宿就被客厅里的轻微响动唤醒。
她轻手轻脚起床,玄关处早已没了继父和妈妈的身影。
他们凌晨五点就去了工地,要到晚上八九点才回来。
客厅的餐桌上,摆着保温盒,里面是温热的馒头,煮鸡蛋,还有一杯冲好的豆浆。
参宿拿起保温盒,心里暖暖的。继父和妈妈常年在工地奔波,陪她和弟弟的时间很少,姐弟俩同在华淑中学,却也难得多交流。参才是高一理科实验班的尖子生,像继父一样不善表达,周末总待在房间刷题,不像她总抱着相机到处跑。但他会在她熬夜修图时,悄悄把客厅的灯调亮些;会在她相机电池没电时,默默把充电器放在她桌上,连句话都不说。
吃过早餐,参宿揣着相机出门了。她没去热闹的老街,而是直奔市中心的“拾光书店”——这是她从小光顾的老店,木质门板透着复古的暖意,推门而入时,风铃发出一串清脆的声响,熟悉的茶香混着纸张的油墨味扑面而来。
张源宿宿来啦?
柜台后,头发花白的张店长笑着抬头,手里还拿着鸡毛掸子。
张源又来淘摄影书?你要的《光影美学进阶》我给你留着呢,就在摄影类书架最里面的层架上。
参宿谢谢张叔!
参宿笑着回应,心里泛起暖意。从小学时来买童话书,到后来追着买摄影杂志,张店长看着她长大,总记得她的喜好,常给她留着难找的书。
书店里人不多,阳光透过百叶窗,在书架间投下斜斜的光影,落在地板上像打翻的金色颜料。参宿顺着熟悉的书架往前走,很快就看到了那本《光影美学进阶》。她踮起脚尖去够,指尖堪堪碰到书脊,身体却因为重心偏移微微摇晃,相机背带也跟着滑落了半截。
“小心。”
一道温和的男声在耳边响起,语速放缓,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切。下一秒,一只骨节分明的手从旁边伸过来,轻轻扶住了她的胳膊,另一只手则稳稳取下了那本《光影美学进阶》。
参宿下意识回头,撞进一双清澈柔和的眼眸里。男生身形匀称挺拔,皮肤透着阳光晒过的暖意,额前的碎发被光线染成浅棕色,眼尾微微下垂,自带一种无辜又亲切的气质。
参宿谢谢...
参宿脸颊瞬间染上薄红,慌忙站稳,伸手去接书,指尖不经意间碰到他的手背,温热的触感像夏日里的清风,轻柔地拂过心头。
男生似乎没在意这短暂的触碰,只是笑着把书放在她怀里,目光落在她滑落的相机上,又好奇地扫过书店的陈设,眼里带着一丝新鲜:
安乾镐你也喜欢捕捉光影?
他的语气谦和,周身没有丝毫距离感。
参宿点点头,抱着书的手指微微收紧:
参宿嗯,刚入门,想多学学。
安乾镐我叫安乾镐,柔意中学的
男生主动自我介绍,顺手提起脚边的帆布包,里面露出一本速写本的边角。
安乾镐听说这里有很多少见的绘画类书籍,特意过来找找。
参宿参宿,华淑中学的。
参宿目光不自觉扫过他的速写本,心里有些意外,没想到会遇到外校来探店、还同样关注“光影”的人。
安乾镐的视线落在书架旁的光影上,笑着指了指:
安乾镐这里的光线很特别,你相机应该能拍出不错的效果。
他说话时还下意识往光线处凑了凑,眼神里满是对光影的敏感与好奇,像发现了新大陆的少年。
参宿顺着他的目光看去,阳光透过百叶窗的纹路落在书脊上,确实是难得的拍摄素材。她下意识举起相机,调整参数按下快门,快门声轻得像一声叹息。
安乾镐我赶时间去训练,下次有机会再交流。
安乾镐转头向柜台的张店长打听了几句绘画类书籍的位置,又回头看向参宿,笑容依旧温暖。
参宿看着他挺拔的背影走向绘画类书架区域,又很快拿着一本书匆匆结账离开。
张店长笑着走过来,递上一杯温水。
参宿谢谢张叔
张源那孩子看着就很踏实,还问我有没有光影绘画的专业书呢,跟你一样懂欣赏。
参宿点点头,低头看着手里的速写,嘴角不自觉上扬。
回到家时,已经是下午四点多。
参宿坐在沙发上翻看相机里的照片,从书店的光影碎片翻到安乾镐推荐的角度,不小心翻到了那张被遗忘的严成玹的照片。
参宿微微一愣,小声嘟囔着。
参宿我都忘了这张照片了...
参才看什么?
参才的声音突然传来,打破了客厅的安静。
参宿吓了一跳,慌忙按灭屏幕。
参宿没什么,摄影社的素材。
参才去厨房倒水,路过沙发时,把一杯温水放在她面前。
参才妈说你总忘了喝水,别总对着相机,伤眼睛。
说完,他转身回到房间,轻轻带上了门。
参宿握着温热的水杯,心里泛起一丝暖意。
窗外的晚霞渐渐染红了半边天,客厅里的光线慢慢变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