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我时常会在旧宅里看到阿糯的身影。有时,她会在院子里的桂花树下站着,望着远方;有时,她会在梳妆台前坐着,慢慢地梳着头发;有时,她会跟着我,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却从不说话。
我不再像以前那样害怕她,反而觉得她很可怜。她被困在这旧宅里七十多年,只为了等一个不会回来的人,这份执念,实在太深了。
我开始查阅更多关于民国时期砚台巷的资料,希望能找到那个辜负阿糯的人。在当地的档案馆里,我发现了一份民国时期的报纸,上面刊登了一则寻人启事。
寻人启事里的照片,正是阿糯。启事上写着,阿糯于民国三十八年雨夜失踪,身穿蓝色旗袍,手持乌木嵌墨梳。寻人者的名字,叫沈亦舟。
看到“沈亦舟”这个名字,我心里一动。外婆的姓氏是沈,难道这个沈亦舟,和外婆有什么关系?
我回到旧宅,再次打开外婆的旧木箱。在箱子的最底层,我发现了一张老照片。照片里,外婆和一个年轻的男人站在一起,男人的眉眼清秀,手里拿着一把和阿糯的乌木嵌墨梳很像的梳子。
照片的背面,写着一行小字:“亦舟哥,阿糯走了,我会帮你照看她的梳子,也会帮你等她。”
原来,沈亦舟是外婆的哥哥,也就是我的舅公。而阿糯,是舅公的恋人。当年,舅公因为家族的压力,不得不和阿糯分开,去了国外。阿糯不知道真相,以为是舅公辜负了她,在雨夜失踪,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外婆一直知道真相,却因为怕舅公伤心,没有告诉他阿糯的下落。她只能默默守护着这栋旧宅,守护着阿糯的乌木嵌墨梳,替舅公等着阿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