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军事战争小说 > 梦回甲午海战
本书标签: 军事战争 

第7章 智斗日谍

梦回甲午海战

第7章 智斗日谍

埃森的晨光穿透薄雾,洒在克虏伯造船厂的船坞上,钢板焊接的火花,在晨曦中格外刺眼。新舰建造已开工半月,船体龙骨初现雏形,本是振奋人心的时刻,接连发生的怪事却如阴云般笼罩在工地之上,一份标注“新舰主炮参数”的图纸莫名缺失一页,关键部位的轴承被悄悄换为次品,昨夜三更船坞更是突然断电,导致正在进行的锅炉焊接被迫中断,险些造成重大返工。

“绝非意外。”我将残缺的图纸拍在桌案上,指尖因愤怒而微微颤抖,“图纸锁在保密柜,零件有专人看管,断电更是人为切断线路,这是日本间谍蓄意破坏!”陈墨推了推单片眼镜,面色凝重地补充:“我检查过那批次品轴承,上面有日本三菱重工的隐晦标识,定是他们通过黑市流入船厂的。”

事不宜迟,我当即派人联络当地华人商社负责人陈锦堂。陈氏商社在欧洲经营数十年,航线遍布大西洋与地中海,商栈伙计、船工舵手皆是眼线,且与日本三井商社因丝绸贸易竞争积怨已久,早已势同水火。陈锦堂年过半百,身着绸缎马褂,腰间佩着翡翠玉佩,听闻日军间谍阻挠北洋购舰,拍案而起:“苏先生放心!甲午年间日军击沉我大清运粮船,这笔账我还没算!此番定让他们有来无回!”

与此同时,陈墨已带着三名北洋军官全面排查船厂人员,重点核查近期入职的临时工人——这些人背景复杂,最易被间谍渗透。翁彦从京城发来的密信也连夜送达,信封上印着军机处的火漆印,里面详细标注着日军间谍常用的联络暗号:如以“樱花盛开”代指“任务启动”,“海浪滔天”代指“情报到手”,还有用折扇敲击器物的节奏传递信息的手法,图文并茂,一目了然。

青禾的细心在此时派上了大用场。她每日穿梭于船坞与公寓之间送饭送文件,对往来人员早已熟记于心。这日清晨,她端着温热的粥碗走进船坞,见我正与陈墨商议排查方案,悄悄凑到我身边,压低声音道:“大人,有个名叫‘山田’的日本学徒不对劲。”

我心中一动,示意她细说。青禾眼神警惕地扫过四周,轻声道:“他自称是来学习造船技术的,却总在主炮安装区、锅炉车间这些核心区域逗留,眼神还频频打量舰艇关键部位。昨天我送午饭时,亲眼见他在零件仓库外徘徊,手中折扇,看似随意地敲击三下货箱,动作隐蔽却节奏清晰,没过半个时辰,就发现仓库里那批待装的轴承被换成了次品,这定是他启动破坏行动的暗号!我假装打翻水桶冲过去,他慌乱间把相机都掉在了地上,还没来得及收起偷拍的胶片。”沈兰也在一旁补充:“我见过他几次在公寓附近徘徊,借口问路打探大人您的作息,问题多得有些刻意,口音也不像是正宗的德国人。”

青禾说着,从怀中取出一张纸条,上面用炭笔勾勒出山田的外貌特征:中等身材,留着八字胡,左眼角有一道细小疤痕,穿一件洗得发白的工装。陈墨接过纸条,凭借记忆快速绘制出画像,线条精准,神态逼真,当即交给陈锦堂安排人手跟踪。

“既然他想偷情报,不如我们给他送份‘大礼’。”我盯着画像,心中已有计策。当即让陈墨绘制一份标注“新舰核心数据”的假图纸,故意将主炮口径从305毫米标为295毫米,还在备注栏注明“为提升航速,削减舰体装甲厚度20毫米,水密隔舱减至12个”——特意参照经远舰因水密隔舱不足导致殉爆的缺陷设计,让数据更显真实;末尾附上一页“工期延误,恐无法按期归航”的假备忘录,不仅加盖仿制的北洋水师印章,更模仿光绪帝朱批格式,用朱砂笔写下“速办勿误,延误重罚”,字里行间透着焦灼,足以以假乱真。

施密特对此事极为愤慨,当即按计划配合——次日午后,他在车间检查时,“不小心”将假图纸与备忘录遗落在工作台,还特意叮嘱工人“这是核心机密,千万别弄丢”。两名北洋军官则在车间角落假装争执,声音故意提高:“经费缺口这么大,速射炮加装怕是要黄了!”“可不是嘛,装甲再削减,水密隔舱还减了这么多,这船跟纸糊的有什么区别?”

躲在机床后的山田听得一清二楚,眼神中闪过一丝窃喜。青禾带着沈兰在车间附近打扫,故意用中文闲聊:“听说船造得不太顺利,好多零件都不合格,苏大人昨晚愁得翻来覆去睡不着觉。”沈兰配合着叹气:“要是按期交不了船,回去可怎么向太后交代啊……”话音刚落,便见山田借口去洗手间,匆匆离开了车间。

夜幕降临,埃森的街道渐渐沉寂,唯有造船厂的探照灯,在夜色中来回扫视。我与陈墨、陈锦堂躲在车间隔壁的仓库里,透过缝隙紧盯着工作台。三更时分,一道黑影悄然潜入车间,正是山田!他熟练地避开巡逻工人,直奔工作台,拿起假图纸与备忘录便塞进怀里,转身正要离开,仓库大门突然被推开,陈锦堂带来的十余名华人保镖一拥而上,将山田死死按在地上。

“你们是什么人?放开我!”山田挣扎着嘶吼,一口流利的德语中夹杂着日语词汇。我缓步走出仓库,居高临下地看着他:“山田先生,别来无恙?你偷拍船坞、用折扇暗号启动破坏、调换零件、切断电源,还有什么要解释的?”山田脸色煞白,突然猛地低头,试图用藏在袖口的短刀切腹自尽——这是日式武士道“宁死不降”的执念,刀刃刚划破皮肤,便被身旁的保镖及时夺下,手腕上只留下一道浅浅的血痕。

连夜审讯在公寓进行,灯火通明至破晓。山田起初拒不认罪,紧咬牙关沉默不语,手腕上的伤口还在渗血。我见状,当即激活“言灵威慑”金手指,目光如炬地锁定他的眼睛,集中精神沉声开口,声音带着穿透人心的力量:“说出你的同伙位置,这是你唯一的活路!”

无形的威压瞬间笼罩整个房间,山田浑身一颤,眼神变得涣散,原本紧绷的身体渐渐松弛。在金手指的作用下,他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颤抖着开口:“是……是日本驻德使馆武官指使我的!背后是山口雄一在统筹,他说要么毁掉新舰,要么窃取真实数据……另外两名同伙藏在汉堡的‘樱花旅馆’,负责传递情报……”

我当即联系德国警方,将山田及人证、物证一并移交。同时致电陈锦堂,让他安排人手配合警方抓捕另外两名间谍。次日,《埃森日报》《汉堡晚报》纷纷刊登头条——《东亚野蛮人破坏文明工业:日本间谍潜入克虏伯造船厂阴谋败露》,标题带着19世纪欧洲典型的种族主义色彩,配上山田被抓获时的照片与偷拍的相机证据,引发欧洲舆论哗然。更令人震惊的是,日本使馆为掩盖丑闻,曾连夜派人携带一万马克现款贿赂多家德媒,要求撤下相关报道,却被报社负责人当场拒绝,部分报社还将贿赂信件公之于众,让日军的舆论操控手段彻底曝光,更遭国际社会谴责。

远在京城的翁彦闻讯,立刻联络《申报》《国闻报》等国内媒体跟进报道,特意引用1894年高升号事件中,英国媒体谴责日本“违反国际法、残杀平民”的旧闻,形成国内外舆论联动,复刻历史上国际舆论谴责日军的模式。一时间,日本使馆陷入外交危机,不得不公开道歉,暂时收敛了间谍活动。

借着这股舆论压力,我找到施密特,语气强硬地提出要求:“施密特先生,间谍破坏已导致工期受损,我要求贵厂增加工人班组,实行24小时轮班赶工,务必把延误的时间抢回来!”施密特本就因间谍事件对日本不满,加之担心影响造船厂声誉,当即同意增派五十名熟练工人,启用备用生产线。

陈墨主动承担起夜间监工的重任,每晚都守在船坞,紧盯每一个施工环节,哪怕是微小的焊接偏差都要当场纠正。出乎所有人意料,新舰建造进度不仅没延误,反而比原计划提前了三天,舰体装甲焊接牢固,主炮与速射炮基座安装精准,施密特检查后连连称赞:“苏先生的团队执行力惊人,这是克虏伯建厂以来最快的建造速度!”

安保防线也随之全面升级。青禾结合船坞实际,制定了更严格的出入制度:所有工人进出需接受双重安检,核心区域需出示专属令牌,且每日更换“唐诗密码”,比如“白日依山尽”对应允许进入核心车间,“黄河入海流”对应允许接触普通图纸,既隐蔽又透着中式智慧,让间谍难以破解;她还将每日整理的文件,按保密等级分类存放,下班前必亲自清点上锁。沈兰则凭借这段时间勤学苦练的德语,主动帮着核对出入人员信息,一次遇到一名自称来自柏林的工人,她用流利的德语询问柏林地标,对方答非所问,被她当场揭穿是假冒的,经查实正是日军安插的眼线,刚入职不到三天。

王德全也因间谍事件意识到风险,不再一味盯着我们的起居言行,反而主动协助核查进出人员。他手中的密折专奏令牌上,清晰刻着“总管内务府”满文,这是清代监军的标准制式,象征着皇权赋予的监察权,对船厂安保人员极具威慑力。遇到拒不配合安检的工人,他便亮出令牌呵斥:“这是我国的太后令牌,军舰建造关乎大清国运,谁敢阻挠,以通敌论处!”我见状,也顺势与他缓和关系,偶尔与其商议安保事宜,两人虽各怀心思,却暂时达成了“先保军舰建成”的共识。

夜色渐深,船坞的灯光依旧明亮,焊接火花在夜色中绽放如星。我站在新舰的甲板上,抚摸着冰冷的装甲钢板,心中感慨万千。从威海卫的艰难请命,到远赴重洋的险象环生,再到与日本间谍的斗智斗勇,每一步都如履薄冰。山口雄一的阴谋虽被挫败,但我知道,这只是漫长博弈中的一场小胜,日军绝不会善罢甘休,后续归途必然还有更凶险的埋伏。

陈墨走上甲板,手中拿着最新的建造进度表:“大人,按目前进度,半月后便可下水试航,月底就能启程回国。”青禾与沈兰也端着热茶走来,月光洒在她们脸上,带着连日操劳的疲惫,却也透着胜利的希冀。青禾递过茶杯:“大人,这是我特意泡的祁门红茶,暖暖身子。陈锦堂先生派人送来消息,另外两名间谍已被抓获,山口雄一在汉堡的据点也被捣毁了。”

我接过热茶,暖意顺着喉咙蔓延至心底。望着眼前这艘即将完工的铁甲巨舰,仿佛看到了北洋水师重整旗鼓的希望,看到了黄龙旗在黄海之上重新飘扬的曙光。“通知下去,”我转身对众人道,“加紧最后的调试,做好启程准备。我们不仅要把新舰带回大清,更要带着胜利的信念,让日本鬼子知道,我中华海疆,绝非任人欺凌之地!”

甲板上,夜风猎猎,吹动着我们的衣角,也吹动着心中的斗志。远处,克虏伯造船厂的烟囱在夜色中矗立,如同守护着希望的灯塔。这场跨越重洋的智斗,我们赢了第一回合,但真正的考验,还在遥远的黄海之上。我握紧拳头,心中默念:日本鬼子,还有那些觊觎中华海疆的敌人,等着吧,我们很快就会回来!历史的齿轮,已在我们的抗争中,悄然转向新的方向。

上一章 第6章 远赴重洋 梦回甲午海战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8章 弹药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