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脑洞小说 > 人类消失独自生存
本书标签: 脑洞 

第一天

人类消失独自生存

闹钟响了。

李阳伸手按掉床头柜上的手机,眯着眼看了一眼屏幕——早上七点半。窗外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射进来,在地板上投下一条明亮的光带。他翻身坐起,打了个哈欠,双脚踩在木地板上,凉凉的。

站起来,走到窗边,拉开窗帘。

外面的街道安静得不太对劲。

李阳眨了眨眼,再看一遍。街道上一个人都没有。平时这个时间,楼下的早餐店应该已经支起了摊位,上班的人会匆匆忙忙往地铁站赶,骑电动车的、开车的,来来往往。但现在,马路上空荡荡的,一辆车都没有。对面楼的窗户都关着,没有一丝动静。

他揉了揉眼睛,以为自己还没睡醒。

转身走进卫生间,打开水龙头洗脸。冷水冲在脸上,意识彻底清醒过来。毛巾擦干脸,再走回窗边,街道还是那样——空的。

李阳拿起手机,点开微信。消息列表停留在昨晚,没有新消息。点开朋友圈,最新的一条是昨天晚上十一点多,一个同事发的加班吐槽。再往下翻,都是昨天的内容。

他切换到通话界面,拨了个电话给室友小王。

嘟——嘟——嘟——

一直响,没人接。

挂断,再打给另一个朋友。

嘟——嘟——嘟——

还是没人接。

李阳皱起眉头,连续拨了七八个电话,包括父母、同事、朋友,全都没人接听。每一个电话都是响铃,然后自动挂断,没有语音信箱,没有提示音,就是没人接。

他走到客厅,打开电视。

屏幕亮起来,新闻频道在播放。主持人坐在演播室里,正襟危坐地念着新闻稿。李阳松了口气,至少电视还有信号。他仔细听着新闻内容——国际油价波动、某地基础设施建设、天气预报。画面切换,播放着街头采访的片段,行人来往,车水马龙。

但李阳注意到屏幕右下角的时间显示——昨天的日期。

这是昨天的新闻录播。

他换了几个频道,综艺节目、电视剧、纪录片,都在正常播放,但都是之前录制好的内容。没有直播,没有实时新闻,没有任何"现在"的画面。

李阳关掉电视,站在客厅中央,环顾四周。公寓里安静得可以听见冰箱压缩机的嗡嗡声。墙上的挂钟滴答滴答地走着,秒针一下一下跳动。空调的显示屏亮着,显示室温二十四度。一切电器都在运转,但就是没有人。

他走进厨房,打开冰箱。里面有鸡蛋、蔬菜、一盒牛奶、几瓶矿泉水,还有半块昨天剩下的披萨。保鲜层有火腿肠、奶酪、一些调料。冷冻层有速冻饺子和几袋冰激凌。不算多,但也不算少。

李阳拿出一瓶水,拧开喝了几口。水是凉的,冰箱正常制冷。他又检查了橱柜,里面有大米、面条、食用油、各种罐头——番茄酱、豆豉鲮鱼、午餐肉、玉米罐头。还有一些零食,薯片、饼干、巧克力。粗略估计,这些食物够他一个人吃一个星期,如果省着点,可能能撑两周。

水龙头打开,水流哗哗地流出来。自来水供应正常。

李阳关上水龙头,走回卧室换衣服。套上T恤和牛仔裤,穿上运动鞋。拿起手机和钥匙,走到门口,拉开防盗门。

楼道里静悄悄的。

他走出去,防盗门在身后自动关上,发出咔哒一声。楼道的声控灯亮起来,照亮水泥墙面和扶手。李阳走到隔壁邻居门口,抬手敲门。

咚咚咚。

没有回应。

再敲。

咚咚咚。

还是没有声音。

他走到另一户人家门口,继续敲门。一连敲了四五户,整层楼的住户,都没有人应门。

李阳走下楼梯,脚步声在楼道里回响。一楼、二楼、三楼、四楼、五楼,他住六楼。每下一层,都敲几户门,都没有回应。到了一楼,推开单元门,走出楼栋。

外面的空气清新,阳光明亮刺眼。

街道真的一个人都没有。

李阳站在楼门口,转了一圈,仔细看着周围。对面是一排商铺——便利店、早餐店、水果店、理发店、药店。所有店铺的卷帘门都是关着的,但橱窗的灯光亮着,能看见里面整齐摆放的商品。便利店的冰柜透过玻璃门能看到饮料和雪糕,自动门紧闭。

他走到路口,红绿灯在正常工作。红灯亮着,倒计时数字从三十开始往下跳——二十九、二十八、二十七。绿灯亮起,行人通行标志出现。但斑马线上没有行人。

李阳过了马路,走到对面的便利店门口。自动门感应到人,滑开了。

他走进去。

店里的冷气开着,温度适宜。货架上商品摆得满满当当,零食、饮料、日用品、方便面。收银台后面没有人,但收银机的屏幕亮着,显示待机画面。李阳走到冰柜前,拉开玻璃门,拿了一瓶冰可乐。

冰柜正常制冷,饮料冰凉。

他拿着可乐走到收银台,看着空荡荡的收银台后面。犹豫了一下,放下五块钱硬币在台面上,拧开可乐喝了一口。气泡在嘴里炸开,冰凉的液体滑下喉咙。

李阳走出便利店,自动门在身后关上。他站在街边,喝着可乐,看着这条熟悉的街道。平时热闹的街道现在安静得诡异,但又不是完全静止。远处能听见风吹动树叶的沙沙声,路边的行道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晃。天空很蓝,几朵白云慢慢飘过。一只鸟从头顶飞过,叫了几声,落在对面楼顶的天线上。

他开始沿着街道走。

脚步声在空旷的街道上回荡。经过一家咖啡店,透过落地窗能看见里面的桌椅整齐摆放,吧台上的咖啡机待机灯闪烁。再往前是一家服装店,模特穿着新款秋装站在橱窗里,店内灯光明亮。

走到十字路口,红绿灯按照程序变换。一辆出租车停在路边,车门关着,计价器显示空车。李阳走过去,拉了拉车门,没锁,打开了。驾驶座上没有人,钥匙插在点火孔里。他坐进驾驶座,转动钥匙,发动机启动了,仪表盘上的指示灯亮起。

李阳没有开车,又熄了火,下车关上门。

他继续往前走,经过银行、邮局、超市。所有建筑的灯光都亮着,空调外机在运转,但里面没有人。走到一个小公园,长椅上空无一人,垃圾桶是空的,草坪修剪得整整齐齐。公园中央的喷泉在喷水,水柱升起又落下,发出哗哗的水声。

一只流浪猫从树丛里窜出来,停在路中央看着他。李阳停下脚步,和猫对视。猫甩了甩尾巴,慢悠悠地走开了,钻进另一侧的灌木丛。

李阳走了一个多小时,绕了大半个街区。每一条街道都是同样的景象——没有人,但所有设施都在运转。他走回自己住的楼下,抬头看了看六楼的窗户,窗帘还是拉开的状态。

他上楼,打开家门,走进屋里。

客厅还是那样,电视关着,空调在运转。李阳走到冰箱前,拿出那块剩披萨,直接咬了一口。冷的,奶酪已经凝固,但能吃。他咀嚼着,走到餐桌旁坐下。

手机放在桌上,屏幕自动亮起,没有新通知。

李阳放下披萨,拿起手机,打开浏览器。输入"新闻",搜索结果都是昨天或更早的新闻。打开几个新闻网站,首页的文章时间戳都停留在昨天。社交媒体上,最新的动态也是昨晚的。他刷新页面,还是那些内容。

他打开地图应用,定位显示他现在的位置。地图上的街道、建筑都标注得清清楚楚。他放大缩小,地图正常显示,但实时路况那一栏是灰色的,显示"暂无数据"。

李阳切换到相机,给窗外的街道拍了张照片。照片保存在相册里,时间显示今天的日期,上午十点十七分。他打开照片,放大看——街道空荡荡,没有人,没有车。

他又拨了几个电话,父母、朋友、公司同事,依然没人接。

李阳站起来,走到窗边,看着外面。阳光洒在空旷的街道上,树影斑驳。一辆无人的公交车从路口驶过,车身上的LED显示屏显示着路线号码,车内灯光亮着,但透过窗户能看到里面空无一人。公交车在下一个路口停下,门打开,等了几秒,又关上,继续前行。

李阳看着那辆公交车消失在街角。

他转身走进厨房,打开橱柜,拿出一个罐头。午餐肉罐头,铁皮包装,上面印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拉开拉环,罐头打开,里面是粉红色的肉块,凝固的肉冻泛着油光。李阳拿筷子夹了一块,直接吃。咸味很重,肉质紧实。

他就站在厨房里,一口一口把罐头吃完。吃完后,把空罐子扔进垃圾桶,洗了洗筷子。水龙头的水依然正常流出,他洗干净筷子,放在沥水架上。

走回客厅,坐在沙发上。沙发的皮质座垫有些凉,他靠在靠背上,盯着天花板。天花板是白色的,中央吊着一盏吸顶灯,灯罩上落了些灰尘。

手机又响了一声,李阳拿起来看——是系统通知,提醒他有个应用需要更新。他点开,应用商店正常打开,显示多个应用有更新版本。他点击更新,进度条开始走,网络连接正常,下载速度很快。几秒钟后,应用更新完成。

李阳打开更新后的应用,是一个新闻客户端。首页刷新,还是昨天的新闻。他退出,打开另一个社交应用。动态列表里,最新的一条是昨晚十一点五十三分,一个大学同学发的晚安动态,配了张夜景照片。

他点进那个同学的主页,翻看之前的动态。照片、文字、视频,记录着日常生活。最后一条动态就是那张晚安夜景。

李阳退出应用,锁屏,把手机扣在茶几上。

客厅里很安静,只有空调风扇转动的轻微声音。墙上的挂钟显示十一点四十分。他站起来,走到阳台。

阳台上晾着昨天洗的衣服,已经干了。他伸手摸了摸,布料干燥,带着洗衣液的香味。外面的街道还是空的,阳光更强烈了,照得柏油路面泛着光。

李阳回到室内,走进卧室。床铺还是早上起来时的样子,被子堆在一边,枕头有个凹陷。他坐在床沿,脱掉鞋,躺下来。天花板上有一道裂缝,从角落延伸到灯座附近,是之前就有的,一直没修。

他盯着那道裂缝,闭上眼睛。

过了一会儿,睁开眼,还是睡不着。

李阳坐起来,穿上鞋,走出卧室。他打开门,再次走出公寓,下楼。这次他走得更远,往住宅区外走。

经过一个菜市场,平时这里会很热闹,摊贩吆喝声、讨价还价声、切菜声混成一片。现在市场大门开着,里面一片寂静。李阳走进去,摊位都在,蔬菜、水果、肉类、海鲜。蔬菜摊上的青菜、萝卜、土豆整齐摆放,价格牌立在旁边。水果摊的苹果、橙子、香蕉码得整整齐齐。肉摊的案板上没有肉,但挂钩上挂着几块冷鲜肉,冷柜里有排骨和鸡腿。

海鲜摊的水箱还在运转,气泵咕嘟咕嘟冒泡。李阳走过去看,水箱里有鱼在游动,螃蟹在水底爬行,虾在水草间穿梭。水很清澈,过滤系统在工作。

他在市场里转了一圈,所有摊位都无人看守,但货物齐全,设备运转正常。走出菜市场,阳光刺眼,他眯起眼睛。

继续往前走,经过一所小学。校门开着,保安亭空无一人。李阳走进校园,操场上的国旗在旗杆上飘扬,教学楼的窗户都关着。他走到教学楼前,推开一楼的门,走进走廊。

走廊墙上贴着学生的画作和书法作品,公告栏上钉着通知和课程表。李阳走到一间教室门口,透过玻璃窗往里看。教室里课桌椅摆放整齐,黑板上写着数学公式,讲台上放着粉笔盒和教科书。墙上的时钟显示十二点零五分。

他没有推门进去,转身走出教学楼,离开校园。

街道上依然空荡荡的。李阳走到一个路口,看到一家大型超市。超市的玻璃门自动打开,他走进去。

超市里灯光明亮,空调凉爽。入口处有购物车和购物篮整齐码放,自助收银机的屏幕亮着。李阳拿了一辆购物车,推着往里走。

货架一排接一排,商品琳琅满目。生鲜区的冷柜里有蔬菜、水果、肉类、乳制品。蔬菜区的自动喷雾装置定时喷水,给蔬菜保鲜。水果摆放得整整齐齐,灯光照在上面,显得新鲜诱人。肉类冷柜里有猪肉、牛肉、鸡肉,都用保鲜膜包好,标注着价格和日期。

李阳推着购物车,沿着货架走。面包区的货架上有各种面包和糕点,烘焙区的烤箱似乎刚停止工作不久,玻璃橱窗里还有余温。

他在零食区停下,拿了几包薯片、饼干、巧克力。在饮料区拿了瓶装水、果汁、可乐。在罐头区拿了午餐肉、豆子、水果罐头。在速食区拿了方便面、速冻饺子、速食米饭。

购物车逐渐装满。李阳推着车走到收银区,自助收银机排成一排。他把购物车推到一台机器前,屏幕显示"请扫描商品"。

他拿起一包薯片,找到条形码,对准扫描器。

"滴"一声,商品信息显示在屏幕上——薯片,六块五。

李阳把购物车里的商品一件件扫描,屏幕上的金额累加。扫完最后一件,屏幕显示总额:两百三十四块八。

他拿出手机,打开支付应用,扫描收银机屏幕上的二维码。手机震动,提示支付成功。收银机打印出小票,从机器里吐出来。

李阳拿起小票,推着装满商品的购物车走出超市。自动门打开,关上。

他把购物车推回住宅区,路上没有遇到任何人。推进单元楼,购物车卡在门口,他只好把商品分批拎上楼。塑料袋勒得手指发红,他来来回回跑了四趟,把所有商品搬进公寓。

关上门,李阳把东西放在客厅地板上,坐在沙发上喘气。手指上有深深的勒痕,微微发痛。他休息了几分钟,起身把商品分类,该冷藏的放冰箱,常温保存的放橱柜,饮料摆在地上。

忙完这些,已经下午一点多。肚子开始咕咕叫,李阳拿了一桶方便面,烧水,泡面。等了三分钟,掀开盖子,热气腾腾,面饼泡开了,汤汁冒着油花。他拿筷子搅了搅,吹了吹,开始吃。

面条烫嘴,他吸溜着吃,汤汁顺着嘴角流下来,他用纸巾擦了擦。一桶面很快见底,他把汤也喝了,打了个嗝。

李阳把空桶扔进垃圾桶,洗了洗手。走到窗边,阳光已经偏西,街道上拉出长长的影子。那辆出租车还停在路边,一动不动。

他拿起手机,又试着打了几个电话。

还是没人接。

打开通讯录,从A往下翻,一个一个打。打到L的时候,手机提示电量不足。李阳找来充电线,插上电,继续打。

整个通讯录打了一遍,一百多个联系人,没有一个人接听。

李阳放下手机,坐在沙发上,双手撑着头。客厅里的光线渐渐暗下来,夕阳透过窗户洒进来,染成橙红色。

他站起来,打开灯。白色的灯光驱散了昏暗,客厅重新变得明亮。李阳走到厨房,打开冰箱,拿出一罐啤酒。拉开拉环,嗤的一声,泡沫涌出来,他凑上去喝了一口。

苦味在嘴里化开,气泡刺激着舌头。李阳端着啤酒走回客厅,打开电视。

新闻还在播,主持人换了一个,但还是录播内容。天气预报说明天晴天,气温二十到二十八度。李阳换了个频道,综艺节目里嘉宾在做游戏,笑声是录好的。再换,电视剧,演员在对话,剧情在推进。

他把遥控器扔在茶几上,电视继续播着,但他没在看。他喝着啤酒,看着天花板上那道裂缝。

天色彻底暗下来,窗外的路灯自动亮起,照亮空荡荡的街道。李阳喝完啤酒,把空罐子放在茶几上,又拿了一罐。

第二罐喝到一半,他困了。起身关掉电视,关上客厅的灯,走进卧室。换上睡衣,躺在床上。窗外的路灯光透过窗帘透进来,在墙上投下模糊的光影。

李阳闭上眼睛,听着自己的呼吸声。

今天,地球上所有人都消失了。除了他。

人类消失独自生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