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天才陨落与成长逆袭
本书标签: 都市 

第二十章:哈工大的第一桶金与未名湖的悬念

天才陨落与成长逆袭

哈尔滨的秋天,天空高远湛蓝,哈工大的校园里弥漫着一种严谨而务实的气息。叶凌云很快适应了大学的学习节奏。与高中那种被动接受、目标单一的模式不同,大学更强调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在电子信息技术与焊接的专业课上,他接触到了材料科学、电路设计,甚至初步的项目管理概念。

一个周末,他在逛本地的小商品市场时,发现很多印有哈工大校徽、航天元素或东北特色幽默标语(如“我の青春焊在实验室”)的卫衣和T恤很受欢迎,但设计普遍雷同,质量参差不齐。一个念头在他心中萌生:为什么不自己做一批有特色、质量好的文创服饰?

他立刻行动起来,运用刚学到的成本分析思路:

1. 设计:他自己动手,结合哈工大的工科特色和当下年轻人的审美,设计了五款图案(如极简风格的卫星电路图、萌萌的火箭拟人形象、带有焊接面具元素的抽象画)。

2. 生产:他找到学校附近一家小型服装加工厂,谈判后,以每件50元的成本(含一件质量不错的纯棉空白卫衣和印花费用),下单生产了 80件 卫衣和 20件 稍贵的加绒款(成本稍高,平均按50元算)。总成本:100件 * 50元/件 = 5000元。他投入了自己几乎所有的流动资金 4600元,又向室友借了400元凑足。

3. 定价:基于对同学消费能力的判断,他将价格定为100元/件。

货物到手后,他并没有像其他摆摊的同学一样守株待兔。他采取了组合策略:

· 线下:在食堂门口、宿舍楼下人流量大的地方摆摊,但重点不是叫卖,而是做了一个简单的“扫码加群,享首单优惠”的活动。

· 线上:他建立了一个QQ群和微信群,将线下吸引来的客户导入群中。在群里,他不仅发布产品信息,还分享设计理念、哈工大有趣的冷知识,甚至偶尔发几个焊接实验的小视频,迅速营造了社群氛围。

· 口碑:他特意送了几件给学生会文艺部、几个活跃社团的负责人,借助他们的影响力进行隐性推广。

由于设计独特、质量过硬,加上叶凌云经营的社群粘性很高,这批衣服在短短一个月内便销售一空,甚至出现了小范围的供不应求。

利润计算:

销售收入:100件 * 100元/件= 10,000元

成本:100件 * 50元/件= 5,000元

毛利润:10,000 - 5,000 = 5,000元

偿还室友400元后,叶凌云净赚4,600元。他的资金从投入前的4600元(+借款400),变成了 4600元(本金)+ 4600元(利润) = 9200元。他成功地将资金翻了一番。

这件事,他做得悄无声息,连最亲近的室友也只知道他帮忙卖了点衣服,并不清楚具体盈亏。他享受着这种默默策划、独立执行并取得成功的过程。这笔钱,他计划一部分用于下个阶段更深入的专业书籍和设备,另一部分作为下一次“商业实验”的种子基金。

晚上和苏婉晴视频时,她兴致勃勃地讲着北大社团招新的趣事和正在读的哲学书籍。

“凌云,你们工科男是不是整天就知道泡实验室啊?有没有什么新鲜事?”苏婉晴调侃道。

叶凌云看着屏幕里笑靥如花的女孩,脑海中闪过那堆设计稿和销售数据,微微一笑,轻描淡写地说:

“没什么特别的,就是按部就班上课、做实验。倒是你,未名湖边的才女,别光顾着风花雪月,小心微积分挂科。”

“哼,要你管!我肯定比你考得好!”

两人又斗了几句嘴,像所有热恋中的大学生一样。

叶凌云没有提及卖衣服的事情。这并非隐瞒,而是他性格使然——他更喜欢在事情做出实实在在的成绩后,再云淡风轻地提及。他想象着未来某天,当他的“商业版图”再扩大一些,再成功一些,再轻描淡写地告诉苏婉晴时,她脸上可能会出现的惊讶又带着骄傲的表情。

这成了他藏在哈工大冰雪之下的一個小小的、温暖的秘密,也是驱动他继续向前的一点私人动力。大学的舞台很大,他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探索着书本之外的广阔天地。

上一章 第十九章:工大新生与暑假的淬炼 天才陨落与成长逆袭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