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九殿归来:佛子权倾天下
本书标签: 古代 

惊鸿·佛堂遇

九殿归来:佛子权倾天下

三日后,京郊,皇家寺院大觉寺。

一辆朴素的青幔马车停在山门外,小安子小心翼翼地搀扶着萧景琰下车。他依旧披着厚厚的狐裘,脸色苍白,每走几步便忍不住低咳几声,任谁看了都觉得这位九皇子怕是熬不过这个冬天。

唯有那双低垂的眼眸深处,一片清明冷静。

“殿下,摄政王果然在寺中,此刻应在后山的静心佛堂诵经。”小安子压低声音回禀,脸上带着担忧,“咱们真的要去吗?若是冲撞了……”

“无妨。”萧景琰拢了拢狐裘,声音轻柔却坚定,“听闻摄政王佛法精深,我久病缠身,心中惶惑,特来请教,何来冲撞之说?”

他抬步,沿着清扫干净的石阶缓缓向上。大觉寺后山香火不盛,格外幽静,只闻钟磬清音,鸟鸣山幽。积雪压松,更添几分禅意。

静心佛堂掩映在一片翠竹之后,朱红大门虚掩着,隐约传来规律的木鱼声,一下,一下,敲在人心上,奇异地带来一丝安宁。

萧景琰示意小安子在远处等候,自己轻轻推开佛堂的门。

一股混合着檀香和冷冽雪松气息的味道扑面而来。佛堂内光线微暗,唯有长明灯跳跃的火光,映照着正中那尊宝相庄严的佛像。

佛像前,一个身影背对着他,跪坐在蒲团之上。

那人并未穿着亲王蟒袍,仅是一身玄色常服,墨发用一根简单的玉簪束起,身形挺拔如松,宽肩窄腰。即便只是一个背影,也透着一股不容忽视的矜贵与疏离。他敲击木鱼的动作不疾不徐,诵经声低沉悦耳,如同山间清泉流淌,与这佛堂的氛围融为一体,仿佛他本就该属于这里。

萧景琰脚步放得极轻,走到一旁的蒲团跪下,并未出声打扰,只是静静地看着佛像,眼神带着恰到好处的迷茫与渴求指引的脆弱。

木鱼声未停,诵经声也未断。

但萧景琰敏锐地察觉到,在他进入的那一刻,那诵经的声音似乎有了一瞬间极其微小的凝滞,几乎难以察觉。

时间悄然流逝。不知过了多久,木鱼声戛然而止。

君临渊缓缓放下犍稚,并未回头,清冷的声音在空寂的佛堂响起,不带丝毫情绪:“殿下抱恙在身,不宜久处阴寒之地。”

他果然知道是他。

萧景琰心中微动,面上却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惊讶与惶恐,他微微欠身,声音带着病弱的沙哑:“扰了王爷清静,景琰之过。只是……只是心中困顿难解,听闻王爷精通佛法,故冒昧前来,祈请王爷指点迷津。”

他终于转过身。

萧景琰得以看清他的正脸。剑眉斜飞入鬓,鼻梁高挺,薄唇紧抿,轮廓分明如刀削斧凿。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那双眼睛,深邃如同古井寒潭,平静无波,仿佛看透了世间万象,不起丝毫涟漪。然而,当他的目光落在萧景琰脸上时,那潭水似乎极轻地波动了一下,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

“迷津?”君临渊的目光在他苍白却难掩殊色的脸上停留一瞬,复又移开,落在袅袅香烟之上,“身在迷中,方见迷津。殿下所困,非佛法能解。”

“可佛法无边,不能解众生之苦吗?”萧景琰抬眼看他,那双因虚弱而显得水汽氤氲的眸子,此刻充满了真挚的困惑,“景琰自幼多病,尝尽苦楚,如今见父皇病重,兄长们……心中更是惶恐不安。不知何处是生路,不知何处可安心。佛说慈悲,可能予景琰一线生机?”

他话语柔弱,姿态放得极低,将一个无助病弱皇子的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然而,那“一线生机”四字,却咬得微妙。

君临渊静默地看着他,佛堂内只剩下呼吸声和灯花爆开的轻响。他那双洞悉世事的眼,似乎能穿透萧景琰精心伪装的脆弱,直抵内核。

半晌,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依旧平淡:“心若不安,处处是牢笼。心若安定,陋室亦是桃源。”他捻动着手腕上的佛珠,目光沉静,“殿下,你的生路,不在佛前,而在你心。”

四目相对。

萧景琰在他眼中看到了平静,看到了淡漠,甚至看到了一丝若有似无的了然。但没有厌恶,没有驱赶。

这就够了。

萧景琰垂下眼睫,掩去眸底一闪而过的狡黠,再次咳嗽了几声,才柔声道:“王爷一语,如醍醐灌顶。是景琰着相了。”他挣扎着想要起身,身形却晃了晃,似是体力不支。

一只骨节分明的手伸了过来,稳稳地扶住了他的手臂。隔着厚厚的衣袖,依然能感受到那手掌蕴含的力量与一丝微凉的体温。

“殿下体弱,当善自珍重。”君临渊的声音近在耳畔,依旧没什么温度,但扶着他的手却并未立刻松开。

“多谢王爷。”萧景琰借力站穩,微微颔首,露出一个感激又带着些许羞赧的笑容,恰到好处地染红了苍白的脸颊。

他告退离去,脚步虚浮,背影单薄。

君临渊站在原地,看着那抹身影消失在竹影深处,指尖似乎还残留着那一抹不正常的体温。他抬起手,看着方才扶过萧景琰的手指,目光深沉。

佛珠在掌心摩挲,他低声诵了句佛号,转身重新跪坐于蒲团之上。

然而,这一次,木鱼声却迟迟未再响起。

佛堂内,檀香依旧,只是那原本纯粹的清冷中,似乎混入了一缕若有似无的、属于病弱少年的清苦药香,挥之不去。

惊鸿一瞥,石子已投。

涟漪,正在无声荡开。

上一章 佛子惊鸿 系统·九皇子 九殿归来:佛子权倾天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