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院士的轿车平稳地行驶在华灯初上的街道上。车内气氛安静,只有引擎低沉的嗡鸣。陈景行看着窗外流光溢彩的城市夜景,心中却在快速复盘着今天发生的一切。
冯院士坐在一旁,闭目养神,似乎也在思考着什么。良久,他缓缓睁开眼,目光落在陈景行沉静的侧脸上,忽然开口,语气带着一种不经意的探究:
“景行,你平时……对网络技术,了解得多吗?”
陈景行心中微微一动,面色不变,回答道:“略有涉猎,主要是出于兴趣,自学了一些编程和网络安全的基础知识。”他回答得谨慎而留有余地。
冯院士点了点头,似乎并不意外。他沉吟片刻,像是在组织语言,然后才说道:“今天保你出来的时候,和李上校通了个电话。他那边,最近遇到点事情,想听听年轻人的看法,尤其是像你这样……思维活跃的年轻人。”
陈景行做出愿闻其详的姿态。
“你知道,现在这个世界,网络空间已经是继海、陆、空、天之后的‘第五疆域’。”冯院士的语气严肃了些,“各国在这方面的博弈非常激烈。我们国家在这方面起步稍晚,虽然投入巨大,但顶尖的、能打硬仗的‘网军’力量,尤其是那些游走在灰色地带、能执行特殊任务的‘非官方’精锐,还是比较欠缺。”
他顿了顿,看向陈景行:“李上校他们部门,最近就在忙活一件事——试图招安,或者说,收编一个近期在国际上声名鹊起的黑客组织。”
陈景行的心脏不受控制地加速跳动了一下,但呼吸依旧平稳。
“这个组织,代号叫‘熵减小组’。”冯院士缓缓吐出这个名字,仔细观察着陈景行的反应。
陈景行脸上适当地露出一丝好奇:“熵减小组?名字很特别。他们……很厉害?”
“相当厉害。”冯院士肯定道,“据李上校说,这个组织崛起速度极快,短短时间内,就在那个非官方的‘世界黑客组织排行榜’上,从籍籍无名一路杀入了前百!而且他们行事风格独特,技术手段犀利,完成了几件让国际同行都侧目的漂亮活儿。更关键的是,从他们目前有限的公开活动来看,这个组织似乎有一定的‘底线’,并非那种唯利是图或肆意破坏的团体。”
陈景行安静地听着,仿佛在听一个与自己无关的故事。
“这样一支潜力巨大的力量,如果能被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为国家所用,其价值不可估量。”冯院士继续说道,“李上校他们的想法是,尝试接触,进行招安。但问题是,这种松散的黑客组织,尤其是实力强大的,往往桀骜不驯,对官方抱有戒心,招安难度极大,搞不好还会打草惊蛇。”
说到这里,冯院士脸上露出一丝哭笑不得的神情:“而且,最近发生的一件事,让李上校他们更加摸不着头脑,也让他想起了你这个‘年轻人’。”
“什么事?”陈景行配合地问道。
“就在前两天,‘熵减小组’的一个外围成员,在一次……嗯,可以称之为‘网络侠义’的行动中,顺手帮我们某个重要研究机构的数据库挡住了一次来自境外的渗透攻击。这本来是件好事。”冯院士顿了顿,语气有些古怪,“但他们在清理痕迹、功成身退时,不知是出于炫技还是恶作剧,在对方的追踪路线上,留下了一个……一个非常清晰的标记。”
“什么标记?”
“一个……据说是最近很火的动漫里,某个角色的Q版头像,旁边还配了一行字——‘替月行道,正义的伙伴参上!’。”冯院士念出这句话时,表情相当精彩。
陈景行:“……”
他几乎立刻锁定了“嫌疑人”——小组里那几个最近沉迷二次元的新人,尤其是那个ID带点中二色彩的!
冯院士无奈地摇头:“李上校和他手下那帮技术专家,看到这个标记都懵了。他们能分析出这个标记的技术含义和挑衅意味,但完全无法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这让他们对‘熵减小组’的成员构成和心态产生了巨大的好奇和困惑。一群技术顶尖的黑客,怎么会用这种……嗯……年轻人喜欢的方式留记号?”
他看向陈景行,目光中带着真正的请教意味:“所以,李上校托我问问你,你们年轻人,尤其是那些精通网络技术的年轻人,脑子里到底是怎么想的?这种标记,代表了什么?这个‘熵减小组’,到底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对于招安他们,你有没有什么……独特的看法?”
车厢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陈景行的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着。冯院士和李上校已经注意到了“熵减小组”,并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招安的意图。那个新人留下的ACG标记,虽然看似儿戏,却歪打正着地加深了官方的印象,也间接将“年轻人”这个标签贴在了小组身上。
这是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
继续隐藏?以官方的能量和决心,随着小组排名继续提升,活动愈发频繁,被彻底查清底细只是时间问题。到那时,被动暴露与主动坦白,性质截然不同。小组的成员,包括他自己,都可能面临不可预测的风险。
接受招安?这意味着失去一部分自由和独立性,需要遵守国家的规则和纪律。但同样,这也意味着获得了官方的背书、庞大的资源、以及一个更加稳定和广阔的发展平台。这对于他实现更大目标、更好地守护家人,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而且,以他“万事屋”的身份和实力,在谈判中未必不能争取到相对宽松的条件和足够的自主权。
利弊在他心中飞速权衡,无数种可能性和应对方案如同代码般流淌而过。
冯院士看着陷入沉思的陈景行,没有催促,只是耐心地等待着。他隐约感觉到,这个少年接下来的话,可能会非常重要。
终于,陈景行缓缓抬起头,目光不再有丝毫犹豫,变得清澈而坚定。他看向冯院士,语气平静,却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巨石:
“冯老师,关于‘熵减小组’,关于那个动漫标记,关于李上校的招安计划……”
他微微停顿,一字一句地说道:
“我想,我可能比任何人,都更有发言权。”
在冯院士骤然收缩的瞳孔注视下,陈景行坦然地说出了那个决定性的答案:
“因为,我就是‘熵减小组’的首领,ID——万事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