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发布会的热度还未消退,宏图集团的反扑就来得猝不及防。
“江总,不好了!宏图集团突然宣布,旗下所有锂电池产品降价30%,而且承诺给经销商双倍返利!”销售部经理冲进办公室,手里的报表都在发抖,“现在已经有三家经销商反悔,要终止和我们的合作,还有不少客户在观望,我们的订单量骤降了40%!”
江承宇眉头紧锁,沈振宏这是要打价格战,用资本优势拖垮启星科技。宏图集团深耕行业多年,资金雄厚,完全有能力承受短期亏损,而启星科技刚完成量产,资金链本就紧张,根本耗不起。
“立刻召开紧急会议!”江承宇当机立断。会议室里,团队成员们脸色凝重,有人提议跟着降价,有人主张放弃低端市场,争论不休。
“降价就是自杀。”江承宇敲了敲桌子,语气坚定,“我们的成本比宏图集团低15%,但他们的资金储备是我们的十倍,拼价格战,我们迟早被拖死。”他点开系统,启动“商业博弈模拟”功能,很快就生成了三套应对方案,其中“供应链联盟”的方案让他眼前一亮。
“宏图集团虽然垄断了大部分供应商,但我们已经和三家小众供应商建立了合作。”江承宇看着大家,“我们可以联合这些中小供应商,还有下游的新能源车企、储能设备厂商,组建一个‘新能源产业联盟’,实现资源共享、成本共摊。这样一来,我们不仅能稳定供应链,还能抱团对抗宏图集团的打压。”
方案一出,众人纷纷点头。当天下午,江承宇就带队拜访了恒信新材料、盛达隔膜等供应商,以及几家有意向合作的车企。他抛出的“联盟共赢”理念,很快得到了响应——中小供应商渴望摆脱宏图集团的控制,车企则急需高性价比的锂电池降低成本。
一周后,“启星新能源产业联盟”正式成立,联盟内企业达成协议:供应商以低于市场价5%的价格向启星科技供货,启星科技则优先保障联盟内车企的订单,同时共享部分技术成果。
联盟的成立,瞬间扭转了战局。启星科技的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即使不降价,产品性价比也远超宏图集团;而联盟内的车企纷纷加大订单量,弥补了流失经销商的缺口。
沈振宏得知消息后,气得暴跳如雷:“一群小鱼小虾,也敢跟我作对!”他立刻下令,将产品价格再降20%,试图用极致低价逼退启星科技。
可这一次,江承宇不再被动。他利用系统提供的“成本优化模型”,进一步压缩生产环节的浪费,同时推出“定制化电池方案”,针对不同车企的需求调整产品参数,吸引了更多客户。
两个月后,市场格局彻底改变。启星科技的锂电池凭借高性价比和定制化服务,占据了国内15%的市场份额,而宏图集团因为持续降价,亏损高达3亿元,不得不停止价格战,收缩战线。
“江总,好消息!”苏媚的电话打了进来,语气兴奋,“欧洲最大的新能源企业‘绿能集团’联系我们,想引进我们的锂电池技术,还邀请我们去欧洲建立分公司!”
江承宇心中一喜,这正是他布局海外市场的绝佳机会。他看向窗外,阳光正好,启星科技的旗帜在风中飘扬。
“通知下去,准备组建海外事业部。”江承宇的声音充满力量,“我们的战场,不止在国内!”
而此时的宏图集团总部,沈振宏看着空荡荡的会议室,眼神阴鸷。他知道,自己已经无法阻止江承宇的崛起,但他绝不会就此认输。
“李建明,去查一下欧洲的市场情况。”沈振宏冷冷地说,“既然他想走向世界,那我们就去欧洲,给他致命一击!”
一场横跨国界的商业战争,即将拉开序幕。
“产业联盟破局价格战!启星科技进军欧洲市场,宏图集团却要追去海外截杀!你觉得江承宇能在欧洲站稳脚跟,还是会遭遇滑铁卢?评论区留下你的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