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的青春
那天晚上,训练馆的收队哨声在走廊里渐次飘远,你没有像往常一样奔向食堂——那里总飘着热汤与饭菜的香气,是驱散训练疲惫的温柔港湾。你攥着湿透的毛巾,脚步沉重地挪回集训村的宿舍,门“咔嗒”一声轻响,将外界的喧嚣彻底隔绝在门外。
你坐在床沿,床板的凉意透过薄薄的运动裤渗上来,与心底的冷意缠缠绵绵。汪顺那句“我不管你了”像一盘卡壳的磁带,在脑海里反复回响,挥之不去。那不是简单的气话,而是一把淬了冰的铁锹,一下下将你从熟悉的世界里铲离,坠入无边无际的空茫悬崖。你不怕八一队的疏离,不怕训练的枯燥与艰辛,最怕的,是曾经攥得紧紧的情谊,被自己亲手摔碎在地上,再也拼凑不回原样。
十七岁的记忆里,汪顺的身影始终带着暖意。十二岁刚到浙江队,你因想家躲在器材室偷偷抹泪,是他抱着篮球出现,把拧开的矿泉水塞到你手里,语气笃定地说“以后我罩着你”;第一次参加省赛怯场,是他在候场时揉乱你的头发,笑着安慰“小渔比我当年厉害多了”。他是第一个向你抛出情谊橄榄枝的人,如今却成了最先对你说出“不管”的人。
后悔像潮水般慢慢漫上来,淹没了心底的每一个角落。你想起更衣室里自己冲口而出的那句“你也早恋过”,那些话像带刺的石子,不仅狠狠扎伤了汪顺,也硌得自己心口阵阵发疼。他不过是急着护你,怕你在奥运前的关键时期走偏,可你却偏偏踩着他的过去,戳中他的软肋。
宿舍门被轻轻叩响时,你以为是来催寝的队医,哑着嗓子应了句“我睡了”。门外却传来熟悉的声音:“小渔,开门,是我。”
是叶诗文。你猛地抬头,眼泪瞬间涌了上来。门刚拉开一条缝,你就扑了过去,像抓住救命稻草似的埋进她怀里。她身上带着食堂的烟火气,还有淡淡的洗发水香味,和浙江队宿舍里的味道一模一样,熟悉又安心。叶诗文无奈地叹了口气,手轻轻拍着你的背,力道温柔得像在哄小时候闹脾气的你——毕竟,是某人用近乎半威胁半求情的口吻叮嘱她:“不要告诉她,是我让你来劝她的。”
她没提汪顺,也没问吵架的事,只是从保温袋里掏出个还热乎的肉夹馍,又倒了杯温水递过来:“猜你没吃饭,顺道给你带的。”你咬了一大口,肉汁的香气在舌尖散开,胃里渐渐暖起来,心里那团拧巴的疼好像也舒缓了些。
直到最后一口饼咽下去,你捧着空杯子发呆,叶诗文才轻轻开口:“你和宁泽涛谈恋爱的事情,我已经知道了。”
你握着杯子的手一顿,杯壁的温热烫得指尖发麻。起初的慌乱过后,反而生出一种“死猪不怕开水烫”的麻木,你低下头,盯着杯底的水渍,声音轻得像蚊子叫:“嗯。”
一只手轻轻搭在你肩上,带着熟悉的温度。叶诗文的声音里藏着难掩的无奈:“其实,我不赞成你们两个人在一起。”
你没反驳,只是把脸埋进膝盖。窗外的月光透过窗帘缝钻进来,在地上投出细长的影子,像极了浙江队宿舍里,你和叶诗文挤在一张床上时,地上叠着的两道影子。
“不是因为他不好,”叶诗文顿了顿,斟酌着语气,“是现在太关键了。你知道他有多受关注,记者的镜头天天盯着他,你们走得近,最后受影响最大的是你。奥运在即,你的目标是领奖台,不该被这些事分走精力。”
你猛地抬头,眼泪砸在空杯子里,发出清脆的声响。原来他不是真的不管你,原来那些决绝的话背后,藏着和你一样的慌乱。
叶诗文抬手擦掉你脸上的泪,指尖带着暖意:“小渔,孤单不是谈恋爱的理由。咱们从浙江队一起拼到现在,这份情从来都在。不管你在哪个队,我们都没把你当外人,别自己把心门关上。”
喀山世锦赛的场馆里,人声鼎沸得几乎要掀翻屋顶。你的男朋友正站在热身区,一身紧致的运动服勾勒出流畅的肌肉线条,彼时的他正值运动生涯的巅峰,眉宇间是藏不住的意气风发。100米自由泳的决赛即将开始,他不断地拉伸、摆臂,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与自信,仿佛那枚金牌早已是囊中之物。
你刚结束自己的预赛,换下湿漉漉的泳衣,随意套了件外套便坐在了观众席的角落。周围的欢呼声此起彼伏,他的粉丝举着灯牌和横幅,呐喊声穿透层层人群,响彻整个会馆。你跟着人群机械地鼓掌、加油,脸上却没什么表情,心底像压着一块湿冷的棉花,沉甸甸的透不过气。
发令枪响,泳池里瞬间激起白色的浪花。他如离弦之箭般跃入水中,身姿矫健,每一次划水都带着破风的力量。最终,他以绝对的优势触壁,将100米自由泳的冠军收入囊中。领奖台上,他高举奖牌,笑容耀眼,又一次与孙杨大师兄一同成为了体育新闻的焦点,闪光灯在他身上不停闪烁,刺眼得让人移不开目光。
而你,将所有的情绪都憋在了心底。轮到你的100米仰泳决赛时,你站在起跳台上,深吸一口气。自从叶诗文在伦敦奥运会的混合泳赛场绽放光芒后,整个泳坛都在期盼着能再涌现一位天才少女,在仰泳项目上威震世界,而你,正是所有人眼中最有希望的那一个。冲击金牌,不仅是你对自己的要求,更是无数人的殷切期许。
枪声响起的刹那,你纵身跃入水中,把初恋的纠结、友情的挣扎、孤独的委屈全都化作了划水的动力。手臂在水中奋力摆动,浪花在耳边呼啸,仿佛只有这样不顾一切地向前游,才能挣脱那些缠绕在心头的枷锁。
当指尖触碰到终点池壁的那一刻,你猛地抬起头,摘下泳镜,视线有些模糊。成绩显示屏上,你的名字后面紧跟着“第二名”的字样,一枚银牌,触手可及。失落像潮水般短暂漫过心头,但你还是强打起精神,朝着第一名露出了友善的笑容,伸手与她轻轻握了握。
爬上岸的瞬间,你下意识地望向观众席,正好对上你男朋友的目光。他正使劲儿地朝你挥手,眼里满是骄傲与喜悦。可就在那一瞬间,叶诗文的话语、汪顺的气愤突然在脑海里交织闪现,像两把锋利的刀,划破了短暂的平静。你盯着他,眼神里充满了迷茫与慌乱,竟一时忘了回应。
“林舒渔,该去颁奖台了。”工作人员的催促声在耳边响起,你才回过神来,低头看了看胸前即将挂上的银牌,在灯光的照耀下,竟显得异常刺眼。
汪顺那句“你的目标是冲击金牌!”突然在耳畔炸响,像一记重锤,狠狠砸在你的心上。是啊,所有人都在等着看你站上最高领奖台,等着仰泳赛场因你而沸腾,可如今,你却在感情的漩涡里迷失了方向,辜负了这份沉甸甸的期望。颁奖台上,你望着身旁高举金牌的对手,心底满是说不出的酸涩。
迷茫的青春
汪顺的比赛结果,终究是差了些火候。200米混合泳的领奖台上,他胸前挂着铜牌,虽刷新了个人最好成绩,却难掩与金牌的差距。你心里清楚,中国男子200米混合泳本就是短板,面对那些人高马大、先天身体素质占优的外国选手,这枚铜牌已属不易。
可当你坐在观众席上看他比赛时,心绪却乱得像团麻。每当他向观众致意时,你总像个做错事的小丑,慌忙低下头,羞愧得不敢与他对视——那份因争吵而生的隔阂,让你在他面前抬不起头。可当发令枪响,他纵身跃入水中,手臂奋力划动、在泳池里与对手厮杀时,你的心又被他每一个动作紧紧牵动,跟着他的节奏悬起、落下,全然不受控制。
这场比赛落幕,孙杨与你的男朋友成了全场绝对的焦点。两人皆是金牌加身,作为泳坛风云人物,被鲜花、摄像机和粉丝簇拥在中央,光芒万丈,连周遭的空气都仿佛因这份荣耀而变得迷幻。
而你,默默捏着手中的银牌,冰凉的金属触感透过指尖直抵心底。目光掠过喧嚣的人群,落在被众星捧月的男朋友身上,一道无形的鸿沟骤然清晰——那是金牌与银牌的差距,是万众瞩目与无人问津的境遇,更是身份、地位与成绩筑成的壁垒,坚硬得无法逾越。
世人向来只记得冠军的荣光,一枚银牌,纵是荣誉加身,又怎能与金牌的含金量相提并论?你与他,一个站在聚光灯的核心,一个隐在人群的角落;一个是巅峰之上的王者,一个是尚未登顶的追光者。这样的两个人,真的相配吗?
你定定地望着他,望着那些刺眼的闪光灯和沸腾的人群,心底的迷茫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前所未有的清醒。这场始于孤独的懵懂爱恋,不过是青春期里一场不切实际的梦。
如今,梦该醒了。起码此刻,你与他早已身处两个世界,本就不该有过多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