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很黑,鸡鸣声才刚刚响起,一个普通小城镇的卖菜棚里泛着点点光亮。
那位七八十出头的老奶奶把锅架在几块石头上,装了米和水。火静静的烧着,照着小镇灰蒙蒙的脸。
老人瘦瘦的,皮包骨似的,那双老脸皱成了一团,也不知道是不是脑子不太清楚,一个人总唧唧哇哇说着什么,听不清的。
天一亮老人就出门了,捡瓶子,捡报纸,捡树枝。
发觉有人盯着她看,她便微微抬起头,冲人笑着。
午后的太阳毒辣辣的,刺激着每一个人的神经。老人回来了,依旧是在那个卖菜的棚子里,蜷着,许是累了,眼睛半闭着,一下就睡着了。
要是在夜晚还好点,白天小贩们都出来摆摊了,老人家能休息的空间一下子就小了。
孩子们在旁边嬉闹着,许是玩心四起,居然把鞭炮一下子丢到了老人的锅里。老人惊醒了,看着自己一天的食粮被弄成这样,也生气的,骂骂咧咧把孩子赶跑了,一点点的把粥里的脏东西挑出来。
偶有几只小猫小狗趴在她身边,她便会用大一点的树叶,能盛粥的,放在它们眼前。也会有一些人们可怜她孤单,有一搭没一搭的,跟她说些话。
跟她聊过天的大婶说,你别看她这么辛苦靠拾荒为生,她都说啦,她是有儿子的。儿子还娶了个漂亮的媳妇呢。不过至于真假,就不知道了,毕竟谁也不知道,她的儿子到底是谁。
哦,这也难怪啦,别看这是个露宿街头的老太太,她的衣着啊,可干净整洁着呢。
惊奇之余,我倒又有点疑惑了,既然老太太是有儿子的,为什么不去跟儿子一起住反倒在这受苦呢?
“ 这个呀,你有所不知了。”大婶继续说了“本来嘛,儿子是把老人接走了,但是就是改不了那拾东西的习惯。老人这一辈子节俭惯啦,看见个空瓶子就忍不住往家里拿,就想补补家用。可是儿媳妇受不了啊,这闹来闹去,儿子没办法,老母亲不想儿子为难,就自己出来住啦。”这哪行呢,儿子不拦一下吗?“拦啦,拦不住啊,这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媳妇管着呢,要是继续跟老太太住,就闹离婚呢,也没办法。”
可怜天下父母心,又有多少个的父母,因为害怕成为子女的负担,一个人忍声吞气,默默付出?
每天都能看到老人的身影游荡在大街小巷,或者拾荒,又或者帮忙打扫街道。老人的影子似乎融进了这不算繁华的小镇,融进了小镇上每一个人的生活里。
偶然一天路过那个棚子,却发现老人已经不见了。有人告诉我,她的儿子啊总算露面啦,她的儿子说动了她的儿媳妇,已经把人接回去了。
那可是好了吧,老人家终于不用再露宿街头,也不用怕填不饱肚子了。
天渐渐转凉了,老人不在了,但是老人用来煮食的锅和石头,还静静地躺在那里。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老人过上了好日子的时候,突然听说,老人去世了。
什么?去世了?
那个单薄的背影又浮现在我的眼前。她眼里的坚强和友好的笑意是这小镇多大的风都抹不去的。
儿子在老太太过世后跟因为争执一怒之下把老太太推下楼梯而导致老人家直接身亡的儿媳妇离了婚,一个人跪在老人的坟前哭了很久很久。
老太太走了,人们在收拾她留在棚子里的东西时,发现石头压着皱巴巴的几千块钱。
她存这么多钱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