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个孩子叫良丽。
她住在村口的破窑里,父母亲得病而死,她靠自己砍柴、割草过日子。天底下,穷人是一家,村子里的人常常接济她,帮助她,照顾她,那些伙伴,一个个当他像自己的亲姐妹。
良丽从小喜欢画画,在地上趴着的时候就爱拿石头,或者抓根木棒,在泥地上乱涂一气。直的、横的,圆的、方的,谁知道画的是什么!
长大了后,她很想要学画画,可她根本没有钱去买笔。她们村子里,家家祖祖辈辈都是种地的人,也没有一家有笔。
良丽多么想要有一支笔,一只属于自己的笔啊!
她们村后的大山,虽然光秃秃的,都是沙土岩石,并不长树木花草,但它的形状十分奇特,三座山峰,并列一排,像个“山”字。来这山上游历的人说,那个造字的古人,准到过这里,不然怎么造出个“山”字来呢?这三座山峰,很高,要攀上这三座山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山,没有什么经济价值,不能种植庄稼,村里的人们砍柴割草,都要到很远的地方去。可是,这山,远远一望,背衬蓝天,恰似一个大笔架,煞是好看。
这大山,给了大山的女儿良丽以大山的性格。她像大山一样的倔强,不畏惧困难,想做什么,一定要做成。她不懂得阿谀奉承,做什么事,都是一往直前,遇到阻,那么,挡,都不回头。她虽然和大山一样贫穷,但她和大山一直屹立着,挺着腰杆做人。她以大山的女儿为荣。
在她们村子东边很远的地方,有一座古寺,古寺后面的山丘上,有一座砖塔。年代很久了,由于经历了火灾,塔身只剩下一个褐色砖块砌的壳子。奇特的是,塔尖上长了许多树,大概是鹰鸟弄上去的种子,年深月久,长城了大树。大树枝丫伸开,叶子浓密,这塔远远望去,很像一支大毛笔。塔身为笔杆,塔上的树枝则是笔头。最凑趣的是塔顶的树木中,有一棵是枣树,秋高气爽,枣子成熟,鹰鸟啄食,四散飞落,宛如笔尖饱蘸颜料,向天穹洒溅出星星朱墨。
如果说,大山的性格就是良丽的性格 ,那么,这塔给了良丽以志气。塔尖高耸,直刺青天,良丽志气凌云,她多么想把这塔托在手上,挥舞它,像挥舞一支笔,在蓝天上,用绚丽五彩的霞光作画,描绘了一幅幅优美的画卷
村子里有个传说,每隔三百年,哪一天,哪一刻,天要开眼,照在塔上的阳光会突然特别强烈,使塔的黑影投到远远的高山山峰之间,似一支笔,搁在笔架上。据称,如果这一瞬间,有谁能抱住这黑影投射成的笔,她就会成为一位很有才学的人。
可是,村里年岁再大的老人,也没有见过这三百年一遇的“开天眼”,也不知道哪一年发生过这奇迹。因为在她们村子里,世世代代,都是泥腿子、捏泥巴,从没听过以为有才学的拿笔之人。
稚年的良丽,一次次去攀登村后的高山。她爬上峰尖,坐在只有桌面大小的峰顶上,遥望远远的那座古塔和东方冉冉上升的太阳。她多么希望遇到“开天眼”,太阳光突然明亮起来,,将塔的黑影投射过来,让她一把紧紧的抱住它。
许多个清晨和午后,她满怀希望地上山,却每回都是怅怅的回来。
她很想有一支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