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刚漫过教室窗台,林夏就被桌肚里的异动惊醒。指尖探进去,摸到一本烫金封面的笔记本,扉页上用墨蓝色钢笔写着:“致藏在乐谱里的心事”——是陆知年的字迹,末尾还画着个歪歪扭扭的音符。
“早啊,”陆知年从后门走进来,校服领口沾着片桂花,“昨晚改完歌词,觉得该给你个专属创作本。”他把一杯热牛奶放在她桌角,“听说写歌词要配甜的,灵感才不会跑。”
林夏翻开笔记本,第一页贴着张泛黄的乐谱复印件,是他们合作的《音符与晚风共眠》。她忽然想起上周在音乐教室,陆知年趴在钢琴上,指尖划过琴键说:“你的歌词像带着温度的笔尖,能把晚风都写进旋律里。”
早读课的铃声响起,林夏却忍不住在笔记本上写下第一句:“笔尖划过纸页的声响,是旋律未说的谎。”刚写完,就被前桌的苏晓凑过来瞥见:“哇,夏夏你在写情书?”
“才不是!”林夏慌忙合上书,脸颊发烫。苏晓却笑着递过一张纸条:“别装啦,上次我看到你和陆知年在音乐教室一起写歌,他看你的眼神都在发光。”
纸条被陆知年的钢笔尖轻轻戳了戳,他挑眉笑:“被发现了?那不如放学后,去操场旁的梧桐树下继续‘说谎’?”
一整天的课,林夏都在笔记本上涂涂画画。数学公式旁写满了零散的歌词,英语课文的空白处画着音符,连物理试卷的背面都记着一句:“当笔尖遇上旋律,所有沉默都有了意义。”
放学后,梧桐树叶被夕阳染成金红色。陆知年抱着吉他坐在长椅上,看见林夏跑过来,立刻弹起熟悉的旋律。“我写了段副歌,”林夏翻开笔记本,“你听听:‘笔尖写下星光,旋律漫过围墙,我们的青春,在纸页上轻轻唱’。”
吉他声渐渐和歌词契合,陆知年的声音混着晚风传来:“这句好!像把我们的故事都写进去了。”他从背包里拿出自己的创作本,“我也写了段吉他独奏,你看这里的节奏,和你的歌词是不是很搭?”
林夏看着他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和弦标记,忽然觉得,他们的创作就像一场默契的对话——她用笔尖捕捉心事,他用旋律编织框架,当两者相遇,就成了最动人的歌。
“对了,”陆知年从口袋里掏出一枚银色的音符书签,“送给你,以后写歌词的时候,就让它替我陪着你。”
林夏接过书签,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落在上面,折射出细碎的光芒。她忽然想起第一次见陆知年,他也是这样坐在梧桐树下,抱着吉他,指尖流淌出的旋律像一束光,照亮了她原本灰暗的青春。
“我们把这首歌叫《当旋律遇上笔尖》吧,”林夏轻声说,“纪念我们一起写歌的日子。”
陆知年点点头,重新弹起吉他。晚风穿过梧桐树叶,带着桂花的甜香,将他们的歌声轻轻托起。林夏靠在长椅上,笔尖在笔记本上飞快地移动,将此刻的美好都写进歌词里。
她知道,当旋律遇上笔尖,不仅诞生了动人的歌,更编织出了一段属于他们的、闪闪发光的青春。而这本写满歌词的笔记本,会像一个时光胶囊,永远珍藏着那些藏在旋律里的心事,和那个与她并肩创作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