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朝的炊烟随着后羿的守望渐渐消散,历史的车轮碾过岁月尘埃,夏朝登上了上古的舞台。彼时人间水患初起,淮水流域波涛汹涌,浊浪拍打着两岸的山崖,日夜不休。就在这翻腾的淮水之中,一团金光自河床深处升腾,天地间第一只灵猴破水生灵——他天生覆着雪白绒毛,双眼如琉璃般透亮,却因诞生时搅动了淮水灵气,被沿岸百姓误认为是引发水患的水妖,举着农具石块追打。
灵猴无依无靠,只能在淮水支流的芦苇荡中躲藏,直到一日,淮水河神冰夷踏浪而来。冰夷见他虽为猴形,却身负先天水灵之气,知是天地孕育的灵物,便动了恻隐之心。他驱散了追打灵猴的百姓,将灵猴带至水下龙宫,为他取名“无支祁”,并亲自传授控水神通。无支祁天资卓绝,短短百年便将冰夷的神通学透,能呼风唤雨,让淮水随心意起伏,连水中的鱼虾精怪都对他敬畏三分。
成年后的无支祁愈发强悍,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淮水深处的上古遗迹中,寻得一根通体紫金的神柱——此柱名为“无双紫金梁”,乃先天金石所铸,能随心变化长短粗细,重达万钧。手握法宝的无支祁更是如虎添翼,他自封“淮水水猿大圣”,又与龙族公主相恋,龙女倾慕他的洒脱与力量,甘愿陪他在淮水之中逍遥。那段时日,无支祁时常带着龙女驾水而行,时而让淮水掀起千丈巨浪,时而让河水清澈见底,虽偶有惊扰百姓,却也无人能敌,活成了淮水流域最自在的霸主。
可他的张扬,终究触怒了初定秩序的天道。夏朝初年,天下水患加剧,天帝命大禹治水,应龙为其护法。大禹一路疏通河道,直至淮水,见无支祁控水为乱,阻塞治水通路,便上前劝说。无支祁自恃神通,又不愿旁人管束淮水,当场与大禹、应龙对峙。他挥动无双紫金梁,掀起的巨浪险些将大禹的治水队伍吞没,应龙展翅吐出水火,与他战得难解难分。
这场大战持续了七日七夜,淮水被搅得浑浊不堪,鱼虾尸横遍野。无支祁虽强,却难敌大禹的治水阵法与应龙的先天神力,最终力竭被擒。为防他逃脱,大禹命人取来九天玄铁铸就的锁链,穿透无支祁的心脏,将他镇压在龟山之下——锁链上的符文日夜吸收他的灵力,鲜血顺着锁链滴入龟山土壤,染红了山下的溪流,无支祁的嘶吼声在山中回荡了百年,却始终无法挣脱束缚。
得知无支祁被镇压,淮水河神冰夷悲痛欲绝,他试图闯入龟山救人,却被大禹的阵法阻拦。冰夷不愿放弃,拼尽毕生修为冲击阵法,最终灵力耗尽,魂飞魄散,只余下一缕水汽融入淮水,从此淮水再无河神守护。而无支祁的妻子龙女,在大战时被应龙重伤,眼见丈夫被擒、恩人战死,她心灰意冷,带着残躯遁入深海,从此不知所踪,只留下淮水之中偶尔传来的、若有若无的龙鸣,诉说着过往的情谊。
治水之路从非坦途,大禹为平定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他的妻子涂山氏,日夜在村口守望,盼着丈夫归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最终化为一块矗立在山间的巨石,后人称之为“望夫石”——石身之上,仿佛还能看到她凝视远方的温柔轮廓,成为夏朝百姓口中最悲情的传说。
待天下水患平息,大禹为稳固四海水系,将四根治水时所用的先天神铁,分别沉入东西南北四海的龙宫之中,以神铁之力镇压海眼,防止水患再起。这四根神铁,便是后来四海龙宫的镇宫之宝,默默守护着人间的安宁。
而在无支祁被镇压后,有一位曾受无支祁恩惠的老渔夫,始终记挂着他的恩情。老渔夫知晓无支祁并非恶妖,只是性情桀骜,便每日带着食物前往龟山,试图解开锁链,可他一介凡人,如何能撼动九天玄铁?一次次的尝试,换来的只是锁链上符文的反噬,老渔夫虽被灼伤,却从未放弃,直到白发苍苍,寿终正寝在龟山脚下。他临终前,还朝着无支祁被镇压的方向叩拜,口中喃喃道:“大圣,我尽力了……”
这场横跨淮水的劫难,最终被天道命名为“大禹治水”——世人只知大禹平定水患的功绩,却少有人记得龟山下被锁的水猿大圣,记得战死的河神,记得化为望夫石的女子,更不知这场“治水”,本就是天道为巩固夏朝秩序、驯服先天灵物所布下的又一场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