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氏端着盘子放在桌上,对一旁玩耍的小儿子吩咐道:“瑞儿,去叫你姐吃饭了,咋的这几日有空就躲在屋里呢。”
连瑞应了,随后笑嘻嘻的冲叶氏说道:“姐姐在给沐大哥绣手帕子呢。”
叶氏忙捂了他的嘴,扳起脸训斥道:“瑞儿,这话你可别到处胡乱说,让人听见了你姐以后可咋办!”
“我没有胡乱说,姐姐就是喜欢沐大哥啊。”连瑞挥舞着手臂挣开叶氏的手,蹦跳着离了他娘两步远,不懂他娘为何不让他说,小孩子的心思简单,喜欢了就是喜欢了,没那么多弯弯绕绕的。
“你这孩子!快住嘴,再说我就抽你了!”叶氏见他越说还越得劲儿,瞪着眼扬起巴掌作势就要抽他,连瑞吓的赶紧跑到了自家老爹身后。
“孩子他娘,可别气,女儿有了中意的人也是好事,安年的人品是村子里没得挑的,咱们一家当年若不是他和他娘,哪能有如今的日子,现下他孤身一人总不是长久之计,你去探探安年的口风,看他有没有这方面的意思,若是有,那这事就好办了。”坐在椅子上的连至林劝道,手里的动作却没有停。他早年在北方是做布匹生意的,生意不算大,但却衣食无忧,后来逃荒来南边,家财在途中散光了,这才导致一家四口病的病,残的残。他自从不能行走之后,只能靠编制些手工竹制品来添些家用,这些年做下来,倒也能糊口。
“老头子,你怎么也跟着胡闹,这话你叫我怎么问的出口,咱们一家虽然承了安年的情,但这女儿的事还是不妥。”
“怎么不妥了?我们小翘是村子里顶个儿好的姑娘,虽然年岁上与安年有些差距,但心思手巧,人又勤快,照顾人也不马虎。”连至林把手里的编制一半的竹篮子放下,提起自己的女儿那是满脸的自豪。
叶氏走进前,在连至林的胳膊上拧了一把,“你这人,怎么跟你讲的通,上赶着把女儿往外送,小翘这才刚十五,急什么呢?这事我得再琢磨琢磨,我看着安年好像没这方面意思,上次邻村的张嫂让我帮她家姑娘给安年说说,我都还没提姑娘的名字,他就给推了,说这事要随缘。”
连至林爽朗一笑,“那咱们闺女机会可大了,我看这事成,你改日快去问问,安年也不小了。”
“你猴急个什么劲儿?先不说安年有没有这个心,也总得问问闺女同不同意吧,保不准连翘只是把安年当成哥哥呢,毕竟差了那么多岁。”
“我当然是不急,也就是让你去说说,就算不成,也不耽误咱们闺女,俗话都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十五也是不小的年纪了,你当年还不是十四岁就跟了我。”
叶氏听罢恼的捶了他一下,“都四十多的人了,在孩子面前这说的都是些什么没脸没皮的。不说这事了,你那张嘴就快吃饭吧,瑞儿,还不去叫你姐姐!”
连瑞刚想进屋里去叫,连翘就自个儿出来了,刚才她在帘子后听了个七七八八,虽说有些不妥,但是架不住谈论的是心上人,她双颊烧着红晕,娉娉婷婷的一副小女儿姿态。叶氏看她这样,心下已然明了,既然女儿自个中意,那自然是好的,看来真得找个时间探探安年的口风。
(抱歉,因为我这两天刚回国,手机卡今天才办,以后要是没意外就是一天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