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无事,那瘟疫花的解药需要如何服用?”
“竹陌会将解药撒入井中,每人服一碗即可。”
“只需如此?”沐安年皱眉,他行医七八年,还未曾听过如此解决瘟疫的法子,简直如书中的所写的一般儿戏,“是不是太草率了些?”若是洒些药粉在水中,喝了之后瘟疫便好,他这还做什么大夫呢!直接去妖精磨药粉吧!
“那你说当如何?”
“呃…”沐安年一时也不知如何作答,他是想着瘟疫不应该是这么容易被解决的,可也说不上什么更负责任的法子。“我只是还没转过弯来,我担心你们妖服用的解药给凡人服用可否有效?”
“不知。”
两人谈话间,不知不觉就走到了他在青阳镇临时落脚的驿馆的门口,刚踏进门槛,就有一个青年汉子迎了上来,满脸的喜色,“沐大夫,沐大夫,我刚想着去村子里给你报信,你就过来了!”
“何事?瞧你那一脸乐呵样儿!”
“早上天不亮的时候,洪水就开始退了!山下有人已经有人运着药材上来了!县老爷让我叫你速速前往临时设的府衙之内呢,沐大夫你快去吧,好多人等着你呢!”
“嗯,我知道了,粮食可有运上来一些?”想来是清早那绿衣男子做的,他已经知晓解药洒在了井水中,听到有药材自然是淡定自若的,当务之急,便是粮食。
“运了!运了!有两车米面呢!不过县太爷说眼下最要紧的是瘟疫的事情,京城里头也派了好几位名医来呢!”
“行了,我这就去。”沐安年应答着,又转而对问苍说:“你要同去否?”
“不了,我回去了。”问苍想着那里一定吵闹,便不愿去凑这个热闹。而且他觉得沐安年好似突然变的怪里怪气的似的,说话轻柔轻柔的,让他好生不习惯。
“嗯,那好。”沐安年点头,也知道那妖的性子,便也不强留,自己随那小伙去了。
临时府衙十分简陋,就是一间四面敞亮的大堂屋,最上头摆一张案牍,旁边两溜儿的松木椅子,倒是更像一个议事厅。沐安年到这里的时候,里头或站或坐着许多人。县太爷柳常春坐在上位,他的右手边坐着两位须发皆白但精神矍铄的老者,左手边坐着两位年轻男子,一位白衣素衫,品貌非凡,另一位黑衣茧绸,冷漠倨傲。白衣男子身旁站着一个青衣小童,小童肩上挎着一把琴,医药箱放在桌案上。
“草民见过柳大人……”沐安年拱手朝柳常春行过一礼,在场的人都将目光投向沐安年,沐安年也朝他们一一拱手。
“沐大夫不必多礼,本府向你介绍在座的几位,都是京城上排得上名号的神医。”
“不敢当…不敢当…单论医术,老夫与何大夫都不及琴歌公子万分之一。”右手边的一位老者说道,对对面坐的那位白衣公子是真真心服口服。
“刑大夫太高看琴歌了,刑大夫一生救死扶伤,游历过五湖四海,三山五岳,论行为阅历,在下是拍马也及不上的,何况琴歌不过是继承了我师傅的衣钵,不值得一提。”
琴歌?沐安年望向那白衣男子,这便是传闻中的天下第一神医——公子琴歌?
他虽处于山林之中,外界的传闻却也知道一些,何况传闻这公子琴歌,医术了得,有起死回生之术,是朝廷也竭力拉拢的对象。
他的目光太过直白,坐在琴歌身旁的黑衣男子转过头来,目光犀利,沐安年忙撇开头,想来这位便是传闻中与公子琴歌纠缠不休的神武大将军了。
“柳大人,不知这位小兄弟如何称呼?如今瘟疫当头,几位便毋需如此客套了。”一时没出声的何大夫开口说道。
“是是,本官都糊涂了,这位是沐安年沐大夫,是镇上面医术最好的,正因有他,减免了不少伤亡。沐大夫,这两位分别是刑大夫,何大夫,这边这位是神医琴歌公子。”
“小辈沐安年见过各位。”他们的名气都比沐安年要高很多,一句小辈倒也担得。
“沐大夫不必多礼,同为医者,毋需如此自谦。你便和我们说说,自发现瘟疫起,病人有的症状与服过何种方子,那种方子或是药材是有效的。”
“是。”沐安年颔首,随即便把他的观察与结论都阐述了一遍。自然现在是不能说喝一碗井水便可解瘟疫,在座几位都是有真才实学的人,万一不小心惹祸上身,便是跳入黄河也洗不清了。
“我来之后替一位病患诊过脉,感觉这瘟疫不似以往,怪异的很。”
“老夫也有这种感觉。”
沐安年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果然,名医是不好糊弄的么……好在解药是洒在井水中的,否则真不知如何解释。
一个下午,沐安年又陪着几位名医走街串巷,记录病例,不得不说,这几位的医术当真十分了得,这么一厢对比,他所学之医术好似只是皮毛罢了。
晚上,沐安年是在驿馆之中睡的,下午他便与几位大夫混熟了,只是那公子琴歌,虽说一直温文尔雅,笑意吟吟,但沐安年总觉着他拒人与千里,看似与谁都说的上话,其实与谁都保持了距离。若是有机会,沐安年还想着与他讨教讨教,毕竟天下第一的名头摆在那里。
次日,几人研究了一个方子,尝试着对几个病患进行试验,竟没想到一次便成功了。沐安年晓得是那井水的作用,昨日,他便让一些行将就木的人喝了一碗,早晨便好了。
过了两日,琴大夫首先察觉了井水有问题,沐安年不得不佩服这人的心思细密,若是问苍不事先告知他,他便是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来。
后来,不知怎的,所有镇上的人都晓得喝井水便能解瘟疫的,所有逃过一劫的老百姓们都跪在井前,求菩萨庇佑。此后,青阳镇的人们在井上修缮了一座亭,提匾额为‘杨枝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