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妃进入文瑾房中,见文瑾正黯然地发着呆。
萧妃阿瑾,怎么了?
文瑾听见萧妃轻唤,才缓缓回过神来。
文瑾公主母妃……
萧妃见文瑾一副呆呆的样子,便抚上文瑾小巧的肩膀,轻笑起来。
萧妃也是,我们昨些日才从南山寺起到京城,一路颠波,疲了确实也是情理之中
萧妃但是…
萧妃话锋一转,顿了顿,有些严肃。
萧妃阿瑾,你记住,你可是当朝最负盛名的公主,太后最宠爱的孙女。到了长乐之宴,可莫要忘了自己的身份,这可绝不能懈怠呀。
文瑾公主母妃放心,即使离京三年,这些规矩我还是懂得的。
萧妃好阿瑾,宴上众女眷各放异彩,阿瑾为太后的贺舞可准备好了?
文瑾公主嗯,长乐之宴上,我定为母妃争脸!
且说珍嬷嬷立在门外,隔着门窗敲了敲房门。
珍嬷嬷娘娘,公主,马车行装都备好了。您看…?
萧妃好,我们这就出发。
于是,文瑾等一行人坐上马车,伴车夫扬鞭策马,共赴长乐之宴。
可没人知道,文瑾却在出门前又回望了梳妆台一眼,悄悄地把桌上那支古朴的木钗,放进了衣袖里。
因为文瑾知道,那把木钗,是情的种子,是她与他的契伴,是一切的开始。文瑾暗暗咬牙,她坚定的对自己说:
文瑾公主若是能再相聚,定不要让我们再错过了……国师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