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不见踪影。
一直被放在手边的东西被遗忘了很久很久。突然记起来要去寻觅的时候,却是不见踪迹。
我已经记不清楚,小的时候珍藏的那串贝壳项链放在了哪里。想来太过深爱的东西,在静静流逝的流年之中,也会渐渐褪色。
觅不见踪迹。是的。不见踪迹。
寝室里面的太妃这个时候还在找她的卡。一边找嘴里面还在碎碎念。
“我明明在上面刻了字母的。”
即便是如此。找不到就是找不到了的。无论留下的痕迹多么的深刻,还是多么的独特。
飞机划过天空的轨迹,晃眼就看不到了。短暂地像只是存在于脑海里面,是梦中的遐想一般。
天气还是一如既往的反反复复。室友说,这是一个痘痘疯长的季节。各种各样的虫子肆虐。身边的好多人都开始过敏。
红红的一大片。看起来很吓人。丢了卡的太妃还在碎碎念。她说,连明天吃早餐的心情都没有了。
人真的是一种很情绪化的动物。就像是我,和寝室的太妃一样,轻易就被一件事情影响。坐立不安。
一件很小很小的事情,就可以让自己闷闷不乐很久。
雨过,后又天晴。靠窗的位置还是可以看到外面的太阳光芒。考文综的时候,呆呆的看了很久很久。缓过神来的时候,离交卷不久。
坐在旁边的男生好高冷。英语听力好坑爹,第一节反反复复地放了几遍。广播里面传来讲话特别有气势的苏老师的声音。莫名的烦躁,想要揍人。
考文综就是从进去到出来的前一秒脑海里面都一直在编政治答案。考数学就是两个小时上下眼皮的挣扎。
室友突然在说,“宁做鸡头,不做凤尾。”那么估计我们不是鸡头也不是凤尾。那又是什么呢?
高三原本的教室突然亮起了灯。里面还有统一穿着橙色衣服的人来来往往。听说是学校的一个活动。
只是,黑夜之中,唯独点亮了那一间教室的灯光。在整栋楼的黑暗之中,还是显得孤独。
时不时就传来阵阵歌声。让我情不自禁地就开始小声跟着唱。他们的歌声荡漾在校园里。
下午考完最后一科。晚上,地理晚自习。班上同学开始撒娇,说是要看电影。
听地理老师说,这个周末还要连着上课。
地理老师坳不过我们。讲完了卷子,就放了《舌尖上的中国》。窝在家里面的时候自己一个人反反复复地了很多遍。可还是看得津津有味。
有的时候,如果我们已经早就知道结局,说不定会更加珍惜。生命是一场巨大的离别,很多人也还是念念不忘沿途的风景。
或许知晓,能够让人更加小心翼翼。你说,是不是知晓了别离,就可以不用遇见?
还是不得不感叹于中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于《舌尖上的中国》中,我似乎看到了另一个不同的世界。
花坛里面的青蛙还在躁动着整个不安的夏天。
轻易就觅不到踪迹的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