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人物塑造是什么。你可以当成外貌描写,也可以当成性格描写。
比如我直接告诉你,主角黄强是个长相粗犷内心温柔的男人,这就是最低级的人物塑造。
说到这,你就会问我,那老师,有没有更牛逼的人物塑造啊。
有的,不仅仅通过外貌和对于性格的直接描写,而是一种事件将人物内心塑造出来,会让你看起来高大上许多。
还是举个例子,我为啥这么喜欢举例子?
“你到底有什么用?”李小花给了黄强一巴掌,“长的不帅,又没有钱,除了温柔你还能给我什么,那点温柔不要也罢。”
黄强看了看四周,那些陌生人的目光让他难堪且不自在。说好今天只是她的同学会,只需要稍稍打扮一下就好。
可他到底该怎样做?
难道一定要开着豪车穿着西装吗?
那不是黄强自己真实的模样啊。
“滚!你给我滚!”
见黄强没有吱声,李小花又给了他一巴掌,可这次,挥到半空中的手竟然被黄强紧紧握住。
“好,我滚。”
黄强明白自己终究无法继续李小花走完下半段人生,从牛仔裤的口袋中掏出半包纸巾,擦了擦被泪水打花的李小花的脸。
“我不在的时候,要好好照顾好自己。”
随后,将门轻轻带上,一个人离开了这所谓的,可笑的聚会。
那么这就是一个事件,在这个事件中塑造的主要角色就有两名。
黄强和李小花。
通过言语,读者会明白黄强在外人看来不帅,也没钱,就是个屌丝。
通过言语,读者也能明白李小花是个爱慕虚荣的女人,不满足现在的生活。
通过动作,读者能看出黄强是个温柔的人且有修养,无论是帮李小花擦眼泪还是细节处的关门,在聚会中注意李小花的面子没有发作。
那么这就是通过事件去塑造人物,可能事件并没有多长,但也足够让读者在内心中产生印象,并且对于人物有一个认知。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我“那老师,有没有更牛逼的塑造方法啊。”
有的。
如果确实是想要加深读者印象,并且制造所谓的爽点,在事件中加上转折是最有效的方式。
还是刚才的那个例子,我们继续。
“我不在的时候,要好好照顾好自己。”
随后,将门轻轻带上,一个人离开了这所谓的,可笑的聚会。
十二月的武汉格外寒冷,黄强一个人行走在光谷,仅仅穿着自己心爱的大衣。
他算是明白了,并不是女人的错,也不是爱慕虚荣的错,人都有追求美好未来的权力,错就错在社会将人分为三六九等。
“少爷……”
听到熟悉的声音,黄强猛地回头看去,果然是他,那位曾看着自己长大的管家。
“阿福,好久不见,我应该说是凑巧吗?”
“不,并不是。夫人已经派我监视您一个多月了,到现在整整三十八天。”
自上次离家出走到现在,已经过去两年时间了,想不到他的“亲妈”还记得自己。
转折出来了,这就把黄强塑造成什么了呢?
离家出走且深藏不露的富二代。
而且转折的效果会比直接事件塑造出来的人物效果更加明显。
再比如某些转折,一位杀人不眨眼的黑道大哥对自己年老的母亲有多么照顾,对自己的女儿有多么疼爱。
一位在外人看来清廉的警察干部暗地与当地黑道勾结。
一位乞丐将自己的食物分给路边的野狗。
在这些转折中,对比尤为重要。让一个原本不拥有某项特质的角色突然拥有某项特质。
看到这,你可能还会问我“老师那还有没有更牛逼的了。”
有的,我就直接说吧。也是通过事件,但是是连续事件。
比如一个杀手不断杀死那些所谓正义的人,到后来发现其实杀手是好人,只是他做的事是为了从深处瓦解邪恶势力。
比如《哈利波特》中的西弗勒斯和《火影忍者》中的宇智波伊太刀,这类人物会贯穿整个剧情。
并且完全可以从事件中完美塑造出来,简单点说也就是洗白洗的好。
在任何小说中,通过细节塑造人物,永远是合适且用不烂的方法。直接说出来人物的外貌和性格,永远是最低级的方法。
那你还可能会问我“老师啊,我还想学点更牛逼的塑造方法。”
“我牛N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