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轻小说 > 拾忆时光
本书标签: 轻小说 

数九寒天冷在三九

拾忆时光

  据说冬至之后,天气会更加寒冷,所谓的冬天才真正的到来。

  按照民间流传说法,“数九寒天,冷在三九”,从冬至开始,大约到惊蛰结束,第一个九天为“一九天”,到“九九天”结束,也就“出九”了,是天气从极寒走向逐渐暖和的过程。

  在北方,冬至日素有吃水饺的习俗,而在南方的我们最重要的就是吃汤圆,一个汤圆圆又圆,吃到肚里滚成球。

  其实,我特别好奇冬至为什么要吃汤圆?问身边的朋友,她们的说这是习俗,至于具体原因,也不是很清楚。

  巨大的好奇心迫使我去找了无所不知的度娘,得到了以下答案。

  冬至又称人为冬节、亚岁,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有着北方吃馄饨和饺子,南方吃汤圆的习俗。

  吃汤圆的习惯在清时期已经约定俗成。在冬至这天,要“作粉圆”或“粉糯米为丸”。

  这些在史料上也有正式的记载,可惜我的历史渣的不能在渣,称“冬至,粉糯米为丸,名‘汤圆’”。做好汤圆后要祀神祭祖,而后合家围吃汤圆,叫做“添岁”。所以,冬至吃汤圆,古而有之。

  吃汤圆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话说吃完也就大了一岁。

  从昨天开始,街边小摊上面就摆满了各种口味的汤圆,花生、芝麻、黑芝麻、百果、核桃……

  听说吃核桃的可以补脑,变的很聪明,我果断的信了,买了一袋核桃味汤圆回家煮,同事说我二,当我煮好了以后都和我抢了起来,原来我的厨艺这么受欢迎。

  冬至的味道,是家的味道。每当逢年过节在它乡度过时,就会变的异常思念家乡,想念家里的一切。

  外面的一切都不如家里的好,在家的时候,父母把你宠的像块宝,出社会了,无论什么委屈都得学会自己扛。

  每到冬至的时候,老妈都会早早的爬起来,在家自己做汤圆和饺子,虽然做出来的没有外面买的好看,但是吃起来味道绝对不会比买的差,但是最多的还是黑芝麻馅的,吃多了会很腻,由于家里意见不统一,我喜欢吃饺子,弟弟喜欢吃汤圆,爸妈随意我们,我和弟弟闹的不可开交,最后统一决定两者都做一点,这才罢休。

  由于吃货的本质,我汤圆也会吃几个,在外面,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遇到了不喜欢吃的食物也不会挑剔的很,喜欢就多吃,不喜欢就少吃,每个人都在学会成长,那些讨厌的,喜欢的,随着时间的摧残变的那么微不足道。

  记得前不久看到一个脱口秀的节目,讲的是一个大学女生对父母情的讲述,内容大概是这样的。

  故事是她过年回到家的时候,无意间碰到妈妈的朋友,她见到女大学生的时候很高兴,一个劲的夸她女大十八变,越来越漂亮,越来越有气质,还问女学生有对象没,夸自己家的儿子多么多么优秀,出国留学,事业有成,一有假期还陪两个老人家出去旅游,女大学生一听这话怎么有点像相亲的韵味,相过亲的你们应该都懂的,随后阿姨话锋一转,下面一句话顿时让女大学生想落泪。

  阿姨说“可惜不在了”。

  一句不在了,包含着多大的勇气,只见阿姨不痛不痒的说着“去年放假的时候,他带我们去旅游度假,结果来接我们的路上车子发生车祸,就这么走了,你不知道,我儿子很优秀的,都不需要我们的替他操任何心,可是到最后成了白发人送黑发人。”

  说到最后,女学生依稀听见了阿姨的哭泣声,那一声声哭泣声直击她的心房,她不知道如何去安慰这位母亲,此时的她只能默默的给她一个拥抱,就一个简单的拥抱。

  此时的女大学生想到了自己的父母,自己从来没有父母做过任何的事情,她告诉观众,她想立刻飞奔到家,给父母一个拥抱,因为未来的事情谁都无法去揣测,在外国,对于离别会亲吻,而中国就没有这种习俗,她想让观众知道,如果要出远门一趟时,要狠狠的抱一下父母,哪怕父母多不愿意,可能也不习惯,也要把她拽过来,拥抱一下,就一下,渐渐的她们就会习惯这种告别的方式。

  据说当时坐在台下的观众和台上的评委都流泪了,都为之而感动。

  冬至,别忘了吃汤圆或饺子,满满的都是家的味道。

  这张图是酷狗音乐的提示,你看,还是有人想着我的。

  

  

  

上一章 如果记忆是个罐头 拾忆时光最新章节 下一章 嘘你听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