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在宽阔的森林里,士兵们扬着旗,敲锣打鼓,场面相当壮烈。在场的人只有姚崇闷闷不乐。
唐玄宗在率领官员打猎时,心想:我知道姚崇打猎甚好。
唐玄宗故意插入一个话题:
“朕感觉各打各的猎物没意思,不如:你们比谁的技术高超,谁先捉到猎物?朕当裁判。”
王将军:
“陛下所言甚好。”
贾官员:
“这个可以有。”
“那好,(皇上故意把马靠近姚崇)好好表现。”
“是,陛下!”
众官员都在抢着第一个打到猎物的称号,拼了命的陷入混乱之中,只有姚崇远离了部队后,他在几百米远处发现了一只猎物,箭刚发岀,便射中了,在旁观大局的皇上连忙拍掌:
“好,好,好,(靠近并拍姚崇肩膀边说:)果然没看错你啊,姚崇。”
众官连忙忙往皇上与姚崇那边靠近。
“姚崇,听旨。”
“在。”
“朕今儿要册封你为:宰相。”
众臣:“这是好事儿啊,那太好了。”
没想到姚崇便走开继续打猎了。
皇上心想:
姚崇怎么不谢主隆恩呢?
甲官员:
“怎可以如此对陛下无理,陛下,我替你去灭了他。”
皇上匆忙伸出右手:
“别,别,别,怎能无由去伤害我的宰相。”
“陛下,臣该死。”
“别说这些!”
……
休息时,皇上趁这个机会问清原因:
“姚崇,朕如此器重你,宰相乃是朕的一个得力爱卿,朕册封你为宰相,你为什么不感谢朕而是一言不发的去打猎了呢?是不是你对朕哪儿不满而不愿意当朕的爱卿呢?”
“陛下,这不怪您,只是我认为……”
“姚崇直说无妨。”
“是。我认为我们岀来打猎不应该如此大动静,惊动了老百姓。”
“哦?”
“我们就岀来打个猎也要择日子,还要赏国师,被老百姓知道,他们会怎么想陛下呢?现在老百姓交税过重,一年下来没什么粮食吃,还得拿来交税,如果百姓知道陛下是如此的浪费,日后陛下还怎么取信于天下,怎么很到百姓的拥护,爱戴,别忘了唐太宗之所以如此成功就在于他得到了人民百姓的认可。得到百姓的认可是如此的重要啊!”
“好,那周公公宣:减轻百姓交税!”
“是。”
“众爱卿,你们都得向姚崇学习说岀朕的短处,从而让朕改进啊!”
“是!”
“那,姚崇,你可以成为宰相了吗?”
“陛下,恐怕还不行!”
“那朕还有哪儿做得不到位吗?直说无妨。”
“如果陛下肯按我的十项建议办事,那我立即接旨上任,如果不依,那就不能怪我不上任了。”
“说吧!”
“一:实行仁政;二:不求边功;三:不造豪华宫殿;四:不贪享受生活;五:拥护百姓,听取民意;六:体察民情;七:明察秋毫;八:诛灭贪官;九:任用贤才;十:俭以养德。”
“朕……啊………… ……身边有像你这种官员……实在是……太难得了!你的建议是一个领袖者不可缺少的基本原则啊!。”
“那陛下的意思是……”
将军:“从了?”
“朕那是……必须的!”
“谢陛下,臣现在就是一名宰相了。”
王将军对姚崇竖起大拇指:
“姚崇,好样的。”
在场的人都开心的哈哈大笑起来,姚崇也松了一口气:百姓负担终于可以减轻点了!……
节约是中华传统美好品德,时时刻刻记住节约,哪怕是那么一张纸,一粒米,一个包……积土即可成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