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阿九将这三根标杆作为桑梓树的高度,叫人另砍了两排立于黄土之中,中间间隔正好是树林宽度,五十米。最后阿九叫人取来木称。这木称其实就是一个断木根中间抠个凹槽作为支点,放上一根原木,并且两头放有竹筐,一头竹筐放入标重的石头,另一头放入称物,如果原木平衡则货物重量就为一石之重。阿九先叫兵士随机抽选十几对,两头坐入木称筐中,基本保持平衡,说明兵士重量相差不大,然后用各种大小的石块去称兵士,最后选出十几块与兵士重相差不大的石头。
到现在启王、相柳也都明白了阿九的战法,原来因为桑梓林南是一片灌溉用的河套,既然无法穿过桑梓林,最好的办法就是绕过它!阿九用步量影子的方法测量了桑梓林的高度,又用石块代替人的体重,这样只需找到如何绕过它的方法就可以了。
这时阿九叫人将剩余竹竿两根一组立在模拟桑梓林的那两排竹竿对面的黄土之中,竹竿顶端分别用坚韧蚕丝绳子系上竹筐,这种竹筐由于是装运山兽之用,小巧且牢固,也只有像禽人部落的兵士才能钻进去。最后再用与禽人兵士一般重的石块放入竹筐中,开始拉弯竹竿,借着竹竿弯曲之力,加上丝绳投射之力,只见十几块巨石飞向高空,有的落到"竹林"之中,有的直接砸断竹竿,但也有的正好飞过两排竹竿落到对面的空地,阿九马上叫人记下竹竿弯曲的位置,刻下标记,又叫人砍了十几根竹子,依样制作。启王和相柳还有各位部落的首领也都精神起来,一起帮着砍竹刻痕,忙的不亦乐乎,转眼过去半日,太阳西斜之时,阿九已经选取了五十组竹竿,刻好了标记,并来回测试了十几遍,确定万无一失,这才叫人仔细收好,然后命人偷偷在桑梓林地依照刚刚标好的距离,刻好立竿的标记。
阿九看看这十几位部落首领都是满头大汗,呼呼气喘,也觉得有些好笑,走到相柳身边说道:"相柳大哥,你是三苗部落的首领,也是淮夷方国的国主,我们打赌之事可不许耍赖哦?"
相柳忙起身躬身施礼:"阿九姑娘,以伏羲、娲皇为证:只要此事成功,我们自然会归顺夏朝!而且我这几千民众已经忍饥挨饿半年有余,如果姑娘这回能够夺回粮田,我相信整个方国必将只听阿九姑娘一人调遣!"阿九听罢一笑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