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月嫁到了杨家之后,自己的丈夫杨学鹏对自己确实是好的没话说,无论自己做什么,他都是没话说。
比如自己成亲之后,想要出去栖霞山赏枫叶,他二话不说就待带自己出门。自己只是随口说想要吃城门的烧饼,他回家就回为自己带来。自己喜欢习武,他在书肆看书时就会为自己挑选拳脚类的书来。
家里杨学鹏是大儿子,底下有一个妹妹,名字为杨学英。闺名英娘。杨学鹏的父亲名为杨顺,没有多大的毅力,祖上的家业没有怎么开拓,家里就靠着一些佃户,因为他的身体不是很好,儿子又一心读书,所以家里所有的田地都租给了附近的佃户。
每家佃户每年收六成的租,一年下来也只是保个稳,因为儿子读书花费太大了,但是儿子读书有天分,全家也是指着儿子光耀门楣。
杨学彭的爹为人因为常年身体较差,所以家里一般都是杨学鹏的母亲何香操持。因此,杨母在家也是占主导地位。
杨母的娘家是开米铺的,杨母也是非常的精明。她本来是不怎么同意儿子和唐月的亲事的,因为她对于自己儿媳有合适人选,不是别人,正是自己哥哥的独生女儿何莲儿。
但是自己的儿子说他非唐月不娶自己也拗不过儿子。没办法,只能同意了这门亲事。
唐月刚进门的时候,杨母看在那二十太嫁妆的份上也怎么多说什么。哪知道后面看着这个儿媳把自己含辛茹苦养大的儿子指使的团团转,于是心里就有点不得劲儿了。
她和自己的丈夫抱怨:“他爹,你看看,不就是个女人吗,我们儿子简直快对着她俯首帖耳了,真是不像话。还有你看看,谁家的儿媳成天在外跑,不着家,这像什么话。”
“你就不要操心这么多了,儿孙自有儿孙福,况且儿媳不是和咋儿子一起出去的吗,人家出门还问过你和英子一起吗,是你们自己不去的,现在又有啥好说的。”
杨父不在意的回答道,结果杨母一听更加的气不顺儿了。本以为自己的相公会和自己是一头儿,听完自己的话会去和儿子说说,从侧面敲打敲打唐月。
她生气的离开房间,去和自己的闺女说道说道,结果看见自己的闺女正在摆弄发钗首饰,而且还是唐月送给她的。杨雪英看见自己的母亲气冲冲的,惊讶地问:“娘,您这是怎么了,是谁给你气受了吗?”
“你说是谁,还不知道吗。你看看你,怎天不还是学习女工,刺绣的手艺又拉下不少了吧。成天就摆弄这些玩意儿。”
“娘,你说啥呢。我还不知道您。咋娘俩谁跟谁,是不是又和我大嫂置气了。”
杨学英拉着杨母的手撒娇道:“娘,你说说,大嫂怎么了,又惹您生气了,哎!您这气性也太大了。现在我大哥和大嫂正是新婚燕尔,蜜里调油的时候,您对大嫂横挑鼻子竖挑眼的,我大哥当然不乐意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