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了又写,改了又改,到底下笔在哪里?犹豫徘徊,不知道写的到底是为了迎合他人,还是为了宣泄内心,很想知道那些伟人都是怎么创作的,既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又可以赢得他人的称赞,或许自己这辈子都无法做到这样子吧。有时候自己都很矛盾,可是就是无法用文字表达出来那种复杂的情绪,往往用百感交集来概括了之,于是在写作上我陷入了深深的自卑,虽然总是自我安慰,最终也能自愈,但是还是会不自信,每次写作时都无从下手。
高中时读过一篇文章,是关于古人与现在的人读书的区别,其中说到一点让我印象深刻,即:古人读书为的是修身养性,涵养性情,今人读书但求立竿见影、目的性太强。回首自己十三年的读书生涯,幡然领悟过来:小学为了升初中,初中为了升高中,高中为了考大学,一步一步好像被安排好了似的,我们可以没有目标,没有梦想,因为我们即使什么都没有,起码知道路的方向在哪,可是到了大学,没有人会逼着自己向前,而且也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只是一直在迷雾中穿行。
难道就这样一直自甘堕落吗下去吗?不,那样活着还不如死去,人,总得有一个活着的理由吧,即使不会轰轰烈烈,但也要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有人喜欢群居,自然就有人喜欢独处。现代人喜欢对人评头论足,喜欢给人贴标签,喜欢说三道四,要知道,我们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和别人一点关系也没有啊。做自己就好了,不用向别人解释,活着不是给别人看的,不要让外界那些影响到自己的心情。
“别人说的话,随便听一听,自己做决定”正如这首歌唱的那样,做自己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