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长夜,一盏摇曳昏黄,一方袅袅苦涩,一段悠长历史,一脉绵绵相承。深夜,我沉溺在诗词歌赋中,无法自拔
——题记
乡愁之情
从古至今,从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到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从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到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无不展现了人们的深深乡愁。而这一种感受也只有“独在异乡为异客”之时才能真正领悟吧。年少为了心中梦想,离开故乡,只身一人在世间漂泊,待双鬓斑白之时才终落叶归根,看着熟悉的陌生心中涌起的只有自己知道。“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近乡情怯,是每个游子归乡时,心中都有的复杂心情,这也侧面表现了我们心中最柔软的那个地方,自始至终都为家乡和亲人所留。乡愁呵,我心中所存!
朋友之情
人生得一二知己,谈天论地,足矣。除却亲人,陪伴我们一生的,还有朋友。无论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又或者彼此惺惺相惜的忘年逆友,都曾陪伴我们走过一生中许多时光。生死相依,让彼此友情密不可分,但人生总会有诸多不顺之事,离别总是在所难免的。有些人豁达乐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也,只要心中有彼此所存在,无论天涯海角,都无所畏惧。但我们并非圣人,岂能没有七情六欲,面对与挚友分离,凄悲之情总浮上心头“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近来攀之苦,应为别离多。”有人呵,知己已矣。
家国之情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有国才有家,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都满怀一腔爱国之情,细数古今,无论朝代怎样更替都有不可计数的诗人为国家兴亡鞠躬尽瘁。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是屈原的忧国忧民,“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是王昌龄的报国之志,“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再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这是岳飞的满腔忠义,“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这是陆游的心中誓言,“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这是杨继盛的心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直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如此爱国之人,古往今来,数不胜数。家国二字,自始至终深深镌刻在我们的心上,不敢忘却。但我想,生活在和平时代的我们,对国家的热爱,只有登上那长城才能更深一层体悟吧。正如***所写“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我曾有幸登上万里长城,看祖国大好河山,心中澎湃之情不可遏止。家国呵,我心中挚爱。
从古至今,朝代兴替,始终不变的,是文化,是至纯真情,先人们留下的,一脉相承,这文化是我们的骄傲,这情感是我们的自豪!纵贯古今,看朝代兴衰,唯有此心,此情,亘古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