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日是乾隆元年七月初二,弘历来到了乾清宫,他将总理事务王大臣、九卿等召来,打算立永琏为太子。
大臣们虽然都明白,弘历立永琏为太子,并非是因为永琏聪明异常,这只是一个幌子而已,主要的是因为崇尚中原文化的嫡长子继承制。其次则是因为永琏的生母是富察皇后。但更主要的是弘历刚刚登基皇位不稳,所以就借着立太子这个事情,使自己的权威增强。
但当时永琏只有五岁,所有人根本都不知道他未来,能成为什么样子,并且当时弘历才26岁,根本不需要这么着急。皇帝们立储,一是为了稳固朝廷,二是为了防止,自己在驾崩之后没有继承人,带来的一系列的危险。
大臣们便开始劝阻道:“皇上,早早立储是有很多坏处的,容易使这个孩子恃贵骄矜,失去了自己的德行,也有一些人会谄媚迎合,引诱皇子,还请皇上三思”
弘历诸位说的,朕早已想过了。立储君是国本攸系,是为了巩固国本。
于是,把自己亲手书写的皇太子之名仔细密封好,放在一个匣子里,藏于乾清宫最高处“正大光明”匾额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