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末年,有个村子,叫须吴村。
有两个大户人家,一户姓李,大家称为李财主,还有一户姓吴,大家称为吴财主。
李吴两家住着东西院,就是邻居的意思,所以两家关系还不错。
李财主可真是个生意人,在离村子十多里的镇子上开了一家酒楼,还有个钱庄,让自己的女儿女婿来管理酒楼,让儿子管理钱庄,而吴家呢,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早年吸大烟过量死了,不过死前一年几乎就把家里的钱都给败光了,只剩下他们家那么一处宅子,二儿子嘛生性老实耿直,没有任何恶习,只是因为哥哥败光了家里的钱,所以至今未婚,而吴财主因为年纪大了,外加上大儿子败光了家里的钱,急火攻心,病入膏荒。
有一天他让小儿子去李家把李财主叫来,小儿子不敢怠慢,立刻去了李财主家,因为是邻居,过了几刻钟小儿子就把李财主带到了他的床前,李财主先开口说道:
李财主老吴啊,你怎么病成这个样子了?
吴财主没有直接回他的话,而是说道:
吴财主老李啊!我不行了,而我们家呢现在只剩下这处宅子,我想用我这宅子跟你做笔生意。
李财主点点头,意思让他说下去,吴财主便接着说:
吴财主我想我死后,你每个月给我儿子50两银子,直到他死,而我没什么可以答谢你的,这处宅子就送给你,要是毁约我的儿子就可以收回宅子。
吴财主老李啊,你看怎么样?
其实李财主钱早就挣够了,早就想给吴家的宅子买下来,打通院墙扩建自己家的宅子,在加上吴家的宅子比李家的大上一倍,李财主赶紧找来村长还有账房先生等人立下契约,随后和众人离去。
李财主回到家细细一算才发现不对劲,一月50两,一年也就是600两,吴家刚刚落魄的时候李财主就找人估算了吴家的宅子,大概两万两左右,照这么算也就是吴家小儿子活33年左右差不多就付他不到两万两银子,在加上吴家小儿子二十多岁,身体健康,在活40年也不费劲啊。
李财主唉!天杀的,都是我心急啊。
李财主一拍脑门到:
李财主趁现在,内死老头子还没死,赶紧去解约。
刚出屋就听见吴二郎也就是吴家二儿子的哀嚎声,吴财主死了!
李财主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把第一个月的银子给送去吴家二儿子也按照约定将房子腾出来,用第一个月李财主付的银子买了一间草房用来住。
一晃过年了,李家大女儿女婿,还有李财主的儿子回到家中,吃年夜饭,可李财主一言不发只是坐在桌子前,女儿忙问道怎么回事,李财主将付给吴二郎银子的事说出来还说道:
李财主我怎么做了这么一个糊涂买卖
李财主的儿子眼睛一转想出了个办法,说:
李财主儿子爹!不用烦心了,我有办法了
李财主什么办法?
李财主您就别问了爹,我自有妙计。
李财主的女儿忙接过话来说:
李财主女儿李京的头脑您还不放心吗?
李财主笑着说道:
李财主放心放心,我儿子嘛!
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吃完年夜饭
第二天,李财主的儿子也就是李京端着酒菜,来到吴二郎的草房,吴二郎迎来两人笑着进屋吃着酒菜,聊着天,李京要给吴二郎倒上一碗酒,吴二郎因本身就不怎么爱喝酒,就说:
吴二郎不胜酒力,我就不喝了吧。
李京却已经给吴二郎倒上满满一碗,吴二郎只好喝下,李京说倒:
李京这可是上好的女儿红,二哥您要是爱喝啊,我每月给你送银子时给你送几坛。
吴二郎没有作声,李京说:
李京二哥哥我还有事今天就先走了,女儿红下月准时给您送来
吴二郎那我就不送了
李京留步留步
走出茅草房的李京嘴角露出一丝胜利的微笑。
次月初,李京不仅多给了吴二郎10两银子,还有20多坛女儿红
三个月后李京的手下对李京说:
张三少爷,吴二郎已经冻死在山上了
原来李京引吴二郎喝酒,然后给他送酒就是为了让他有酗酒的嗜好,吴二郎每天喝酒,一天喝完酒去山上砍柴,结果摔倒,最终冻死,在山上。
李财主特别开心,拆了吴家与李家的内堵墙,准备扩建,正在院子里和李京规划怎么扩建的时候,在外面冲进来几个捕快,说:
捕快李京现在有杀人的嫌疑,我们奉县令大人的命令,逮捕李京
原来李京看吴二郎一回喝的很少就将每坛送去的酒里放少量的砒霜,以求让吴二郎迅速死去,可谁知新上任的江县令看出端倪,验了吴二郎的尸体,调查清楚以后李京被斩首,李财主听了消息后被这个变故吓到了,几天后也死了,李京和李财主一死,钱庄没人懂得管理,不出一个月钱庄也倒闭了,李财主的女儿女婿也因酒楼资金周转不及时,也只能关门大吉了,正可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吴财主跟李财主签下契约为了给儿子赚李财主些银子,因而害了健康老实的儿子。李财主和李京,为了省银子,先是勾引吴二郎酗酒,后又投毒,继而被发现后李家产业毁于一旦,家破人亡。不论两家谁对谁错都是贪字在作祟
莫因利益去触法,上天自有赏和罚,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