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几天,青儿还没找到。母妃传来消息,说青儿出宫以后,自己跑掉了,不知道藏在哪了。然后风无名和花无心派人,出去找了好多天也没找到。
风无名在床上躺了两日,身体也好了很多,没有那么难受了。
这日皇上下了圣旨,大致上就是说,“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儿等年纪渐大,在宫内诸多不便,从此日超过十五岁的皇子全部搬出宫去,另立府邸。”
风无名跪在地上,“儿臣接旨。”
其实风无名是不在乎的,住哪都一样,到哪哪是家。听到这个消息,他反而放松了些。
这惩罚真是太轻了,值得庆祝一下,晚上得好好和花无心喝点。
风无名笑呵呵的看着花无心,“晚上咱俩得喝点,庆祝一下。”
花无心懒得理他,“这有什么好庆祝的。”
“这不是值得庆祝吗?咱俩这不算死里逃生吗?也不知道青儿那丫头,躲哪里去了。”风无名突然想起青儿来。
花无心也觉得,青儿要是知道没什么事了,就该自己跑出来了。“过几天,风平浪静了,她自己就回来了。”
风无名也觉得有道理,“也许你说的对。”
这圣旨一到,有人欢喜,有人愁。
欢喜的估计只有风无名和花无心了,二人在乡野野惯了,吃惯了粗菜淡饭,能顺利成章的出宫自然是好事。
只是这唐玄宗太坏了,如果只叫风无名搬出宫,自然是好事。只是满十五岁的,有四位皇子。
谁不想和母亲天天和母妃生活在一起啊,搬出宫想进宫就难了,以后见父皇的机会就更少了。所以其他皇子都不想出宫。
风无名这个大皇子,本来就惹人嫉妒,遭人恨。
此时大家都知道风无名护着自己的奴才,打了皇甫德仪,才惹了圣怒,这几个皇子跟风无名遭了秧,大家都恨死了风无名,无形中又树了新敌。
现在唐玄宗得知风无名得了不治之症,懒得理会风无名,所以他想出这个主意,让风无名惹了众怒,此后自有人收拾风无名,都不用唐玄宗自己出手。
要说唐玄宗为什么这么恨风无名,讨厌风无名,见不得风无名好,唐玄宗根本不像一个父亲对待一个儿子。更像对待一个仇人。
那就得从风无名出生说起,风无名是早产儿,刘华妃只怀了七个月就生下了风无名。
再加上刘华妃之前与师兄隐尚有过婚约,唐玄宗就老犯疑心病。
随着风无名的一天天长大,唐玄宗发现风无名越来越不像自己,不管是长相,还是性格都不像,也不知道风无名这小子到底像谁了。反正就是不喜欢风无名,怎么看怎么不喜欢。
唐玄宗和刘华妃也是因为这件事,日渐疏远的,后来刘华妃怕唐玄宗对儿子风无名不利,做出什么悔恨终生的事,便把风无名送去了花仙谷师兄那里。
唐玄宗虽然明面上没说什么,但是心里难受的很,他总是想,非亲非故的,隐尚为什么会收留风无名,还说风无名不是隐尚的儿子,鬼才信那。
其实风无名真不是隐尚的儿子,风无名无论长相,还是性格,还是武功,还是资质,没有一条像隐尚的。
隐尚真是冤枉,帮唐玄宗养儿子,教育风无名,唐玄宗还天天怀疑隐尚,还每天偷偷的咒骂隐尚。
皇甫德仪的儿子李琬十三、四岁,未满十五岁,所以不在出宫的行列里。这也是唐玄宗为皇甫德仪和李琬被打的一点安慰。
接到圣旨后,各宫嫔妃都是人心惶惶的,儿子要被送走的妃子们,每日以泪洗面,帮儿子收拾着东西。
等各个皇子宫外的府邸收拾干净,他们四人就得搬出宫去了。
其实风无名不担心其他人,只是他怕这次自己闯下的祸,连累了三弟李亨,不知道这事会不会影响日后的兄弟感情。
毕竟李亨这么大,从未离开过母妃杨贵嫔。不知道现在李亨会不会恨自己,李亨还是个小孩子,离开了母亲,要怎么生活啊。
风无名在乎每一个真心对他好的人,不想失去一个好兄弟,在风无名的世界里,兄弟就是他的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