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桑第二日清晨便收拾好了行囊,药箱中的毒草与银针一一归位,仿佛这场京城的纷扰从未打乱她的生活。
她站在廊下,望着院中那株海棠,花瓣已落了大半,却依旧在风中摇曳。
她转身走向秦莞的住处,轻轻叩响了门扉。
秦莞早已起身,见是云桑,眼中闪过一丝不舍。
秦莞“桑桑,你真的今日就要走?”
云桑点头。
云桑“药王谷还有事务需处理,不便久留。”
秦莞上前一步,握住她的手。
秦莞“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
云桑唇角微扬,从袖中取出一个小瓷瓶递给她。
云桑“这是我新配的解毒丹,可防百毒。你查案时难免遇到危险,带在身上以备不时之需。”
秦莞接过瓷瓶。
秦莞“谢谢。”
她顿了顿,又道:
秦莞“燕世子待你真心,我看得出来。”
云桑眸光微动,却未多言,只是轻声道:
云桑“保重。”
两人相视一笑,无需再多言语。
云桑转身离去,背影依旧清冷如霜,却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柔和。
-
云桑与秦莞告别后,并未直接离开侯府,而是转身去了大长公主的院子。
大长公主正坐在庭院的藤椅上,手中捧着一盏清茶,见云桑进来,眉眼间浮起温和的笑意:“云丫头,来向我辞行?”
云桑微微颔首,行了一礼。
云桑“殿下,药王谷事务繁多,身为弟子不得不回。此次前来,一是向您辞别,二是代家父家母向您问安。”
大长公主放下茶盏,目光慈爱:“你父亲当年救我一命,我至今感念。如今你又帮侯府破了这桩案子,我本该留你多住些时日,可你性子清冷,想必也不愿久留这繁华之地。”
云桑唇角微扬,难得露出一丝柔和。
云桑“殿下体恤,云桑感激。”
大长公主细细打量她,忽而笑道:“昨夜海棠树下,小七与你说了什么?”
云桑指尖微顿,面上却依旧淡然。
云桑“不过是些寻常话。”
大长公主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倒也没再追问,只是轻叹一声:“小七性子执拗,认定的事,十头牛都拉不回。他若真心待你,你也不必太过推拒。”
云桑垂眸,声音轻缓:
云桑“殿下,我与世子之间,尚需时日。”
她没有提及儿时的婚约戏言,也没有承诺什么。她与燕迟昨夜虽已表明心意,但他们都清楚,彼此还有各自的路要走——他需稳固军中威望,她需精研毒术,待真正成为足以并肩之人时,再谈将来。
大长公主了然,笑着点头:“好,你们年轻人的事,自己拿主意便是。”她顿了顿,又道,“替我向你父母问好,若有闲暇,让他们也来京城走动走动。”
云桑应下,再次行礼告退。
-

府门外,燕迟早已牵着马等候多时。见她出来,他大步上前,伸手接过她的药箱。
燕迟“都交代完了?”
云桑点头,目光扫过他紧抿的唇线,忽然道:
云桑“你紧张什么?”
燕迟耳根微热,低声道:
燕迟“怕你反悔,不肯让我送你。”
云桑轻嗤一声。
云桑“世子何时这般没自信了?”
燕迟看着她,眸色深沉。
燕迟“你说呢?”
云桑一怔,随即别过脸去,淡淡道:
云桑“走吧,再耽搁天就黑了。”
燕迟翻身上马,朝她伸出手。
燕迟“我载你一程?”
云桑瞥他一眼,径直走向一旁的马车。
云桑“不必,我坐车。”
燕迟也不恼,只是低笑一声,策马跟在马车旁。
车轮碾过青石板路,渐渐驶离京城。云桑掀开车帘,望着远处连绵的山影,忽而开口:
云桑“燕迟。”
燕迟“嗯?”
他立刻勒马靠近。
云桑“待你军务了结,若还想见我……”
她顿了顿,声音轻得几乎被风吹散。
云桑“便去药王谷找我。”
燕迟眸光骤亮,唇角扬起一抹笑意。
燕迟“好。”
不必多言,他们终会再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