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总是曲曲折折,不知道哪个是据考古证,哪个是上一辈的口耳相传。
听闻南城有座山,名金山。
伦恳奇emm~是我理解的那个金山吗?话本子里的那个。
卤煮不可思议吧!事实就是这里每个人信手拈来就能把故事讲得通透明白,妇孺皆知。
我简直诧异得合不拢嘴。
伦恳奇那…怎么后边又传到了杭州西湖那边去了呀?
卤煮嗯嗯。听说呀,就是冯梦龙他老人家,打这路过听闻,后面见识杭州西湖的美景,得了灵感才写下这个故事……
伦恳奇所以…
卤煮所以许仙和白娘子就入了杭州户籍了。
我忍不住噗嗤一笑。正经地听着卤煮娓娓道来,没想着她突然来这句。
山路修好的道,两边草木枯黄凋敝,积压着厚重的雪。倒也没什么好看的。
只是行走至半山腰,见远处有寥寥升起的烟气。忽而想起自己已经在半山腰子了。
卤煮恳奇姐,你回头看看。好美啊~
卤煮原是含着棒棒糖,活力四射地在前边儿领着路。骤然停在崖边,靠得很近。
伦恳奇卤煮!你不要走那么边儿去。
我想让她退回来一点,她跃跃欲试的姿态有点吓人。
卤煮来嘛,你来看嘛。不看就白来了。
伦恳奇好…
大概又是我人生做过的最大胆的事情了。我常常畏手畏脚,并不敢或许放肆或者放纵,凡事皆需要想好结果、想好退路。
伦恳奇哇~
卤煮好看吧!
卤煮我就说不看会后悔!恳奇姐,我不想你后悔。
此前还惶然,这时是已然忘却的了。
想起大约中学时代,背起***的《沁园春.雪》。当时只觉得“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写得很大气磅礴,恼于自己模仿不出这样的文采和气度。此时才意识自己如日夜仰视四方天地的井底之蛙般浅薄。
伦恳奇是呀,不看还真是不知道呢!
卤煮哈哈哈~恳奇姐,今晚可得请我吃好的感谢我!
伦恳奇好好好,我待会跟寺里的师傅说多给你俩馒头。
卤煮欺负人!你抠门!
伦恳奇寺庙里的,总是干净的有福气的,不够好?何况这地人杰地灵……
卤煮我不听我不听~
卤煮三步并两步走,赶紧逃开了。
看着她自怨自艾的傻样,我忍不住跟在后面窃笑。
朱砂大门敞开着,源源不断的香火味儿吸入鼻翼。扰得我鼻子痒痒,忍住不打喷嚏。
尔后在门口揉搓几下鼻子,缓解这种不适。
这时卤煮问了个小师傅,约莫十二三岁。两眼清明,目光炯炯,光洁的前额眉心处点着朱砂。
卤煮小师傅,你们这里供奉法海吗?我们来拜拜。
小和尚归一施主,我们这没有法海住持。神话传说能当真吗?
伦恳奇…
卤煮…
没有想到,两个也算有社会阅历的成年人居然被小孩鄙视了。
小和尚归一就算是修行之人,也是要讲究科学发展观的呀。
……
是,是的。小师傅觉悟真高,我是又被震惊到了。
老住持法莫归一,你又在胡闹!
老住持法莫两位施主,这法海在与不在,自在心中有数。寺庙供奉,为普罗大众所信奉,自然供的是大众的佛陀。
老住持法莫老衲倒是建议二位不必强求,顺其自然。可去,山下许家沟探探。
老主持说完便点头示意先行告退,拍了归一小师傅的脑门,让其随行离开。
伦恳奇许家沟?
小和尚归一嗯,山下往南麓走,偏东两百米……
小师傅被住持扯着袖袍离开,又不住地回头交代着。
伦恳奇哈哈哈,好的,谢谢归一小师傅。
我和卤煮本就不太信怪力乱神,也不信佛,因而兜了庙宇几圈,也就准备下山。走前添了些香火钱,领了份斋饭坐在亭子里吃。
口味很淡,菜是白灼的,馒头蒸得白胖,就着咸菜和浓茶倒也有滋有味。
临走前再回头,见寺庙在雪中红瓦青砖,安详端庄,祥和静谧。
走出数十步,归一小师傅疾步奔走而来,手里拿着两根红毛绳。
小和尚归一师傅说,两位远道而来,招待不周,望二位海涵。施主所想所望,需多多自强而不倚外物。故赠二位绵薄之礼,以表相见之缘。
伦恳奇多谢住持,多谢归一小师傅。
收下红绳,仔细一看,还坠着粒小佛珠。带着朦朦胧胧的细纹。
“嘟嘟~”
朱季后玩得开心点~
此时我正兴奋地研究着红绳编织的繁琐纹路,所以失去了秒回朱季后的好时机。
五个小时后,当我看到这条信息时,我将后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