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从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开启
作者:张霄
第一章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每一个人都不完美,这是事实。不接受这个事实,我们会活得纠结痛苦。也许,完美才是缺陷,接受缺陷才是完美。成长是一个缓慢接纳自己不完美的过程。请学会欣赏自己,接纳自己的不足,真正去爱那个不完美的自己。
其实我们对自己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我们每个人的自我都有四个部分:
·公开的透明真实的自我:自己很了解,别人也很了解的我。
·盲目的自我:别人看得很清楚,自己却不了解的我。
·秘密的自我:自己了解但别人不了解的我。
·未知的自我:别人和自己都不了解的潜在部分,但通过一些契机可以激发出来。
我们常把那些缺点、问题、坏习惯、失败的经历和自己这个人画等号,最 终得出“我不好”的结论。
这样的结果就是自我价值感变得很低,而自我价值感低的人往往热切地希望自己能够做得更多、变得更好,于是他们不停地挣扎努力,幻想自己可以做得更多更好。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又遭遇了一次次失败,于是自我价值感变得更低,他们更加看不起自己,更加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无用无能,整个人越来越无助。
我遇到过很多自我价值感很低、内心自卑的人甚至包括我自己,甚至无法大方地接受别人的赞美,假使有人称赞,我们就会认为那是虚伪的社交手段,别人是在拍马屁而已,不能当真。无法真心悦纳别人的赞美,因为觉得自己不好,不值得被人称赞。
现在的社会自我价值感普遍偏低,缺乏自信,这与我们的文化、家庭教育以及近代千疮百孔的历史有关。我们的文化弘扬“夸奖会导致骄傲,骄傲会使人落后”,“批评才能使人进步”。
当孩子取得一点成绩,想跟父母分享自己的喜悦时,父母却说:“你看谁家的某某某,人家可比你强!”父母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懂得肯定和赞美孩子,孩子很少被父母认可,也没有被无条件地接纳过,只有孩子考试成绩好了,表现得很乖很听话,父母才会觉得他们是好孩子。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内化了父母对自己的评价,常常认为自己不行不好,自我评价普遍偏低,常常将自己的价值感完全建立在他人的评价之上。
别人说我们不好,说我们有很多缺点和问题时,我们觉得难过,整个人都不好了。有的人甚至认为自己不值得被人赞美和肯定,别人要是一说他好,会浑身上下都感到别扭和难受。
因为我们从未对自己有清楚的认识,从未真正看见自己,从未好好悦纳自己。
福尔摩斯说:“我之所以能看到它,是因为我正在有意找它。”这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是一致的。一个杯子里有半杯水,有的人选择看到杯子里空的部分,于是说杯子里只有半杯水;有的人选择看到杯子里满的部分,于是说还有半杯水。你选择什么,就会看见什么。我们都是“半杯水”,如果你把目光放在自己不好的地方,那你只能看到自己的问题,当你改变,选择去找自己的优势,你就会发现自己原来有如此多的优点。
只要你愿意去挖掘自己的优点,相信你也会发出同样的惊叹:原来我这么好哇!没有人是完美的,我们最需要做的事是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同时看见自己完美的那一面。从全局着眼看自己,我的不好只是我的一部分,不等同于我,并且那部分缺点并不会影响我的优点的存在。就像如果彩虹中多出一道灰色,并不会影响赤橙黄绿青蓝紫的美丽。
你需要做的是选择题,选择把你的目光放在其他美丽的颜色上,而不是那道灰色,死死盯着那道灰色不放的人,彩虹就算又大又亮他也看不见。
亲爱的,别总说自己不好,你虽不完美,虽没有好到可以打100分,但你已足够好。请看见自己的好,为自己点赞!
经常告诉自己其实我很好!

#励志#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