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亮亮出生那年,风调雨顺。
亮亮的爸爸和妈妈的生意越做越好,日子过的有滋有味。
亮亮的阿咩在老家,排行老大,脚下还有弟妹,其弟弟在1941年被国民党抓兵,一去不复返,留下了一个遗腹子。
东东的外公给这个遗腹子取名阿彬,在阿彬三岁时,阿彬的母亲改嫁了。
东东的外公一直一个人在老家带着这个没父亲而母亲又改嫁的孙子。
每逢佳节倍思亲,每逢过年过节,阿咩总想起她的父亲在老家过得如何。
亮亮的阿颂,心存仁义,对亮亮的阿咩说。
啊颂我去把阿彬接来吧,供她上学,再让他在那个地方受苦,我于心不忍 。
杨满婶去吧,有我们吃的,就有他吃的。
就这样,亮亮的阿颂,用那辆老牌的飞鸽牌自行车,骑了三天三夜,赶到老家。
又用三天三夜的路程,把阿彬接到了家,让她和自己的孩子一样吃喝玩乐,视同己出 ,还供他上了学。
次年八月,阿颂又把老丈人接来。
就这样,大孩子东东和阿彬,都叫亮亮的爸阿颂,小孩子强强和亮亮跟他说阿颂。
从此,这样一个大家庭里,没有了爸爸,只有阿颂。
阿颂是东东的继父,阿颂又是阿彬的姑父,是强强和亮亮的亲生父亲,这个大家庭太复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