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一家别具一格的书店是我高中时和朋友们茶余饭后的遐想,那时候并不会去想做成这件事会有多难。
大学毕业那会儿我成了个毫无志向的人,也没啥好的机遇,就在家颓废了大半年。第二年开春,我想着不能再拖累家里人了,好歹出去做点什么先自己养活自己。
就在我几乎流落城市街头的时候,一个我大学时在网络上认识的朋友大F打电话来说找我合伙开一家小语种教育机构。大F是个富家子弟,比我大个一两岁,一毕业他家里人就给了他一笔钱让他出来闯。
虽然有钱,但他也不是什么败家的主儿。起初他在魔都投了笔钱做餐饮,明明投资规模还挺大,却在一年内就回本了。我当时还在他朋友圈调侃:“你不会是挂羊头卖狗肉牟取暴利吧”。他却回复我说,他主要买卖的是牛肉。
他在回本一个月后就甩手不干了,卖了店面还能再拿到一笔钱。在那之后他销声匿迹了一段时间,直到我孤单地走在跨江大桥上的那个傍晚,他从日本给我打来一通电话。
接完电话我就跑下桥拦了辆出租车,快马加鞭的回到租房。随便往行李箱里塞了几件单薄衣裳,手忙脚乱地整理各种证件,最后还没忘了检查窗户天然气啥的。走廊上传房东大妈的声音,我想正好可以把钥匙交给她保管。
我跟大妈讲我要出去一段时间,大妈接过钥匙说:“你们这些年轻小伙子啊,做事情总是这么火急火燎的!不过你放心,我会让咱家那闲人帮你看着房子,不会丢东西的!我呢,就隔几天帮你开窗通通风,免得你回来屋子里一股霉味儿……”
大妈一家都是非常好心的人,在这大城市里却以十分便宜的价钱把房子租给我。当我月底实在熬不下去吃泡面的时候她还会拉我去她家吃上几顿大鱼大肉,甚至偶尔在楼下和别的大妈商量着给我介绍好姑娘。
“那就拜托大妈你们了啊,至于租钱我回来就补给您!”我突然想到等我回来就下个月了,还得交房租水电。“大妈您这是要下去跳舞了吧?走,我陪您一起到广场上去。”
下楼的时候大妈还一直教训我,让我别老是把交房租挂嘴上,那样压力太大会挣不到钱。虽然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但我能体会到大妈对我生活不易的体谅。走到广场上,认识我的大妈挨个给我打招呼,我也只好礼貌地陪笑。当她们又打算告诉我某个素未谋面的姑娘的联系方式时,大F刚好一个电话打过来。我对大妈们说还要赶飞机,介绍姑娘的事等我回来再麻烦她们。
我之所以急着要赶去飞机场,都是拜大F所赐。桥上那通电话里他简单说了下合作内容,还开门见山地给我开出不错的薪资。就在我犹豫不决的时候,他说:“机票都给你买好了,赶紧回去收拾东西过来吧,我这儿需要你!”我心想,他都说到这份上了,看来确实需要我的帮助,便答应了。
原本也没必要着急的,毕竟离登机时间还有两个多小时。但是大F在第二电话里告诉我,他需要我顺便帮他带点东西过去,而交接东西的人已经在机场等着我了。我心想,为什么这种谍战片里才有的桥段发生在自己身上会如此真实。我甚至想去买副墨镜,再买一份特定日期的晚报或者一枝玫瑰攒在手里,方便接头!对方如果是个气质绝佳的大姐姐,我还能在机场大厅和她侃上几句……
我拖着行李走到路边拦下一辆的士,上了车还催着师傅开快点。虽然我是个做事拖沓的人,但我向来不喜欢被人等的感觉。比起承受那种负罪一样的感觉,我更喜欢自顾自地享受等人时的安谧。
差不多半小时我就到了机场,很快就联系到了送东西的大哥。是的,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种大姐姐。
交谈之下我才知道对方是大F的表弟,送来的东西是大F的私章。日本那边比较相信印章这玩意儿,而他却忘在家里了。他完全可以临时做一个,但他后来在我面前吹嘘说:“这个印章才足够气派,盖下去的时候会更有面子!”
大F的表弟接了个电话就说要走,看那神情我估摸着是去约会的。我看了看表,也差不多可以去取票了。临别我们还扫码加了个微信,毕竟在社会上人脉就是机遇,指不定以后互相能帮上忙呢。
在机场里转转悠悠老半天才来到候机室,取票的时候我才发现大F给我订的是头等舱。这家伙还真把我当回事儿了,我开始寻思着自己一身海边度假似的穿搭会不会显得掉价?
想着想着就觉得饿了,便从背包里摸出进来前买的薯片——虽然包装上早就没印周杰伦那帅气的身姿了,但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喜欢吃这个牌子。我吃完了两盒薯片却还没听见广播提醒登机,百无聊赖的我又从包里掏出电脑,打开那个记录生活的文档开始敲字。
在我盯着跳动的光标发呆时,一直挂着的QQ闪了闪。是熟悉的海绵宝宝头像,点开对话框前我瞟了一眼内容提示:“今年国庆节我就要结婚啦!”
跳动的消息并不是我的过往情人,而是一个只有四个人的群聊。不打开看我也能猜到,肯定是小r发的消息。打开对话框小y已经发了深情款款的祝福,而我随手发了个“恭喜恭喜!”的蘑菇头表情包。顺手再@了一下大P,但他头像灰着没反应。
喜悦的气氛消散些后,我跟他们说了我要去日本的事儿。两个丫头立马话题一转,吵着让我给她们代购。就在她们商量着买什么的时候,广播里响起了千篇一律的登机提示。我摁下录音发在群里,表示“你们商量着,我先去登机了。”
上了飞机我没再打开电脑,戴上耳机放了一首三年前找到的歌——艾怡良的《十四号登机门》。我找到它的时候它像个窝在墙角不爱发光的孩子,评论只有几百条。后来在我不知道的某个时候它被世人发现并喜爱上了,如今已经有上万人在评论区吐露心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