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渔第一次站上讲台时,指甲掐得掌心发白。她望着台下四十多个初中生的眼睛,突然想起十年前的自己——那个因为回答问题声音太小,被同学嘲笑"像蚊子"而哭湿了整本语文书的女孩。
"我叫陈渔,从今天起是你们的实习语文老师。"
她在黑板写名字时,后排男生故意用气声学她:"这么小声还当老师?"
全班窃笑的那一刻,陈渔仿佛看到十四岁的自己正坐在教室最后一排,把脸埋进胳膊里。
但她没有逃。第二天晨读,她搬来亲手做的"声音盒子"——贴满银河贴纸的纸盒,盖上开着投信口。"把不敢当面说的话写给我,"她声音依然轻,但每个字像珍珠落在绒布上,"这是我们的树洞。"
最先回应的是总用刘海遮住脸的女生。纸条上写着:"老师,你板书写错字了。"陈渔下次课当真当着全班认错,那个女生突然抬头看了她整整三秒钟。
转折发生在期中前。最爱刁难她的刺头男生,在交来的周记里画满狰狞的怪兽。"爸妈又砸东西,"铅笔印透纸背,"我恨不得炸了这世界。"陈渔连夜敲开男生家门,对着一屋子狼藉轻声说:"我小时候,也总想把吵架声关在门外。"她蹲下来,平视着男孩通红的眼睛:"要试试我的秘密基地吗?"
所谓基地,不过是放学后空教室。陈渔带着几个"问题学生"读《小王子》,用皱纹纸折玫瑰花。有次刺头男生突然说:"老师,你和我们以前骂得一样窝囊。"他顿了顿,"但现在觉得,温柔可能需要更大勇气。"
最戏剧性的时刻在期末公开课。陈渔讲到李清照"至今思项羽"时,听课席突然传来嗤笑:"丧夫女词人懂什么英雄。"全场寂静中,当年学她说话的男生突然站起来:"老师说过,勇敢不是嗓门大,是为正确的事开口!"
那个瞬间,陈渔看见十四岁的自己从最后一排站起来,隔着十年光阴,对现在的她微微颔首。
如今陈渔的"树洞盒"已经传了三届学生。有张匿名纸条写着:"老师,我也变成语文课代表了。每次发抖时,就想想你第一次上课的样子——粉笔灰落在肩上,像星星。"
絮渔成长不是变成另一个人,而是与过去的自己握手言和。当你终于有勇气站上当年摔倒的地方,就会发现,那些曾经的伤口早已长成指引他人的路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