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丞相谋逆实乃大逆不道,故而押入天牢,听候发落,黎府上百口人也要留在府中听候发落。
仅仅如此。
薛相曾经在朝堂上弹劾黎相买凶刺杀朕,而偏生那次如柳为了救我而昏迷不醒,如今傅临渊让如柳供出其主谋是黎相——实乃诡异。
次日上朝,犹如墙倒众人推一般,群臣列举了一件又一件的罪证,其中一件便是宋家的冤案。
其中逻辑和联系,叫朕不敢相信。
黎丞相少年时便入了朝廷,在朝中势力如同参天大树般根深蒂固,倘若真要下定决心铲除,想来不易。
而且——鹬蚌相争,渔人得利,怕就怕在因黎相这一变数,朝中局势也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可我迟迟压着此事不去处理,想来各方势力都会有所不满,亦不是办法……
宫殿的大门被轻轻推开,走进一仙飘飘的白色身影,手中拿着的木质食盒,叫我一时想起了不该想起的人。
……黎墨?
抬头望去,原是宋时辞。
苏昭宁“更深露重,你怎么来了?”
苏昭宁“你前些日子才受了伤,想来身子还需休养,莫要着了凉。”
我下意识嘘寒问暖了一番,目光草草略过宋时辞,停在了他手里的食盒上。
从未见他对食物有何偏好,今日倒是令我多了几分好奇。
我听得他同我解释起来:
宋时辞“臣听闻陛下宫中时常亮灯到深夜,想来该是最近黎相一事让陛下多了这些琐事烦恼。”
宋时辞“臣担心陛下身子,今夜便自作主张熬了些汤水给陛下补补。”
我看着他打开那食盒,露出那亮眼的白瓷汤盅和香气扑鼻的汤水,难以避免地怀念起黎墨。
曾经他也会在深夜时分为我送上一盅心意满满的汤水,坐在一旁笑眯眯地看我将汤喝个精光,然后宠溺地拿出沾染了清香的手帕替我擦拭嘴角。
终究还是动了心的。
我逃避般地将目光放回眼前的奏折,低着头勾唇一笑。
苏昭宁“宋小公子有心了。”
苏昭宁“先放着吧,一会儿朕就喝。”
宋时辞亦没有过多纠缠,很快应了下来,犹豫再三,终究说出此行目的。
宋时辞“陛下,既然黎相已经被关押到天牢,那宋家的案件……”
我开口打断:
苏昭宁“暂且放着不管吧。”
我察觉到我态度实在是太过冷冰,回答也过于敷衍,接着补充道:
苏昭宁“黎相势力根深蒂固,此事又牵扯颇多,暂且压下吧,待合适的时机朕再还你宋家一个清白。”
肉眼可见,宋时辞面上有几分失落。
宋时辞“是臣思虑不周,只记得家仇,缺忘了陛下处境困难。”
这话听得我有几分心虚和怜悯,拿过旁边放着的汤水,就这样直接一勺一勺地喝了个精光。
味道竟也不比黎墨的差。
苏昭宁“……这汤水味道实在不错,日后你若做了,大可送过来让朕也尝尝。”
我故意冷着张脸,配上这语气听起来实在别扭得很。
宋时辞忽的弯了嘴角,笑得我心颤。
宋时辞“既然陛下喜欢,那臣一定多做。”
……
有些事总要忘掉的。
哪怕是忘不掉,也该过去了。
————————
作者乔思凡之前发的都是存稿,现在接着写感觉好像有点偏离,你们有同感吗?
作者乔思凡没有话我就不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