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不疑子晟不相信,殿下就没有这样的心思!
凌不疑殿下,如今新朝初立,太子殿下若是生在和平年间,或许还能最好一个仁善之君。
凌不疑可如今内忧外患,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坚定不移,具有雄韬伟略的有才之人做储君啊!殿下!
三皇子……
三皇子我自然是愿意一争的。
凌不疑(连忙起身行礼)子晟愿意为殿下效力。
三皇子(阻止)子晟!不必行如此大礼。
凌不疑殿下当得,子晟也是自愿的。
两个人又细细的聊了几句,凌不疑很清楚,三皇子文子端才是那个他值得追随辅佐的帝皇。
当然,是指未来。
文子初倒是被关着禁闭,却破天荒地的安安稳稳的待在寝宫闭门不出,只是偶尔会抄写《周易》,学学《周易》里面的东西。
文帝看着案牍上呈上来抄写的《周易》,抽了抽嘴角。
《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春秋时期,官学开始逐渐演变为民间私学。易学前后相因,递变发展,百家之学兴,易学乃随之发生分化。自孔子赞易以后,《周易》被儒门奉为儒门圣典,六经之首。儒门之外,有两支易学与儒门易并列发展:一为旧势力仍存在的筮术易;另一为老子的道家易,易学开始分为三支。
《四库全书总目》将易学历史的源流变迁,分为“两派六宗”。两派,就是象数学派和义理学派;六宗,一为占卜宗,二为禨祥宗,三为造化宗,四为老庄宗,五为儒理宗,六为史事宗。
《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易经》为群经之首,设教之书。
文帝(好奇)我这女儿真的转性了?开始读这等高深的文书了?
文帝阿姮,这是真的吗?
越妃(无语)小六向来就是六个姐妹里除了小二之外最听话懂事的了,是陛下你一直都认为小六顽劣的。
文帝(摸胡子)哎呀,好呀,好呀。
文帝小六能懂事,朕心里也舒服啊。
文帝她要是能乖巧些,将来也好做子晟的新妇啊。
越妃陛下有意将小六许给子晟吗?
文帝(得意洋洋)嗯哼。
文帝老三啊,朕准备许配给宣氏;老五呢,也和小越侯有婚约,这待嫁的就只剩下小六了。
文帝子晟是朕的义子,将小六交给他,朕很放心。
文帝霍兄长也可以安心啊。
越妃(不语)
文帝对了,阿姮啊,朕还有一事想说。
越妃嗯?
文帝前几日啊,琅琊宁氏的琅琊王给朕来了书信,说是愿意归降,只不过有个条件。
越妃(惊讶)琅琊王愿意归降了?
越妃怎么会,之前那么多次他都没有答应。
文帝想来还是因为朕的那个同族妹妹吧,她是琅琊王妃啊。
越妃(情绪忽然低落)是啊,琅琊风俗一生一世一双人,想必王妃的话琅琊王肯定愿意听的。
文帝(感受到了她的情绪)阿姮啊,是朕对不起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