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法治文化中,齐国的法治思想独树一帜,被称为齐法家,被古代大家和近代学者一致认为其为道家分支。齐国是“功冠群公”的西周王朝开国功臣姜太公的封国,姜太公的祖先伯夷辅佐虞舜,制礼作教,立法设刑,创立始礼法并用的制度。太公封齐,简礼从俗,法立令行,礼法并用成为齐国传承不废的治国之道。管仲辅佐齐桓公治齐,一方面将礼义廉耻作为维系国家的擎天之柱,张扬礼义廉耻道德教化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强调以法治国,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以法治国的人。至战国时期,齐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和百家争鸣的策源地,继承弘扬管仲思想的一批稷下先生形成了管仲学派。管仲学派兼重法教的法治思想成为先秦法家学派的最高成就。
战国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铁制工具的普及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个体家庭得以成为基本的生产单位。战国时期法家先贤李悝、吴起、商鞅、申不害、乐毅、剧辛相继在各国变法,废除贵族世袭特权,可以使平民通过开垦荒地、获得军功等渠道成为新的土地所有者。让国人平民有了做官的机会,瓦解了周朝的等级制度。从根本上动摇了靠血缘纽带维系的贵族政体。平民的政治代言人是法家,法家的政治口号是“缘法而治”、“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法家在法理学方面做出了贡献,对于法律的起源、本质、作用以及法律同社会经济、时代要求、国家政权、伦理道德、风俗习惯、自然环境以及人口、人性的关系等基本的问题都做了探讨,而且卓有成效。
刘盈。比如战争,如果立下战功就给予很高的赏赐,包括官职,以此来激励士兵与将领奋勇作战(这也许是秦国军队战斗力强大的原因之一)。
刘盈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即一个君王,如果他能给予官员及百姓利益,官员和百姓就会拥戴和支持他,同时这个君王还擅长“术”的话,那么这个国家就很有可能能够强盛。
刘盈但如果这个君王不具备以上的任何一条的话,这个国家就很可能走向衰落,甚至是灭亡。
刘盈所以,法家理论的一个很大的不足在于过度依赖君王个人的能力。但秦能灭六国,统一中国,法家的作用还是应该肯定,尽管它有一些不足。
刘盈读完张嫣的来信之后轻轻笑了笑:
刘盈我的外甥女,唯一的不足就是生了女儿身。不然,便可与我一同守护着大汉江山。
吕雉(也笑了笑)如果不是你这小子做了太子,将来阿嫣做了皇后那是再好不过了。
吕雉好像是打趣着说道,但是刘盈却反而点了点头:
刘盈是啊,嫣儿乃是皇室长公主唯一的女儿,若是我大哥做了太子,嫣儿嫁给了大哥的嫡长子也是好事一桩。
吕雉听完自己儿子新奇的脑回路之后挑了挑眉头,有些不敢相信这是自己亲生的儿子。自己生下的这两个孩子都是一副软心肠,倒是外孙女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