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谷区商业活动兴旺,以时尚和年轻人的文化著称,冰帝所在的目黑去北边就挨着涩谷区,坐地铁过去很方便。
SKY是涩谷区标志性建筑,很多游客会到顶楼打卡,十一楼就是半夕的目的地。
通过店里的电子指引机器,半夕记下几本书籍所在的位置,有一本《贝叶斯的博弈》放在最高一层,半夕踮着脚也没碰到,正准备去寻求店员的帮助,有人已经伸向了那本书。
“是这本绿色的吗?”温润的声音在身侧响起。
半夕一愣,“是的。”
三津谷亚玖斗把书拿下来,书名下面有行小字:数学、思维与人工智能。
他把书递给女生,看起来还是个国中生,手里抱着几本书,最外面一本封面眼熟,是伊藤清的《世界是概率的》,这是一本概率论相关概念与发展的书,适合数学专业的大学师生读。
“谢谢。”半夕翻了几页,人工智能在未来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她前世就有个智能机器人管家,做什么都很方便。
三津谷心中疑惑,不禁多问了句,“你看?这些书有点难哦。”
“还好,对我来说不算难。”面对陌生人直接的、探究的目光,半夕自信回答。
她前世并没有经过规范的完整的学校教育,学校教学效率跟不上她提高的速度,这些书以前翻阅过,只是有些看得仔细,有些是碎片的闲暇时间随便看看打发时间。
“你是,冰帝那个竞赛很厉害的学神?”三津谷看着对方面熟,加上几本远远高于国中生水平的书,立马记起对方。
在去年几乎都是高中生的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集训营里,她是为数不多的几个国中生之一。
国际奥林匹克竞赛的参赛选手要求是中学生,国中生也可以参加,先是学校选拔,再是县选拔,最后是全国选拔出六名最优秀的参加国际赛。
集训营里有50人,当时没多少人在意这个国中生小妹妹,尽管她一路都是以第一名升上来的,但里面谁不是天之骄子。
那时候有人嫉妒她,找她麻烦,没想到小妹妹看着秀气斯文,一张口一番犀利的言辞奚落得那人差点气绝。
三津谷至今记得她轻扬下巴,整个人透露着自信的锋芒,嘲讽那个高三学生“年龄十八,脑龄八十的类人猿”。
最后她以绝对优势碾压第二名成功入选国家队,又在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以满分的成绩拿下金牌。
三津谷依稀记得姓椿木来着。
“我叫椿木半夕,我见过你。”半夕也觉得对方面熟,却不是从竞赛集训营里记起,而是网球比赛。
“在去年的高中生关东大赛决赛上,你的数据网球很厉害,让立海大高中吃了大亏。”抢七局打了很久,最后还是哥哥的网球部惜败。
“三津谷亚玖斗。”三津谷也自我介绍道,“今年怎么没看到你参加数学竞赛?”
“今年参加物理竞赛。”已经拿到县级第一名,所以今年物理的集训名额板上钉钉没跑了。
三津谷轻轻挑眉,感到讶异,虽说数理化不分家,但这云淡风轻好似金牌已在手的自信实在是太刺激人的神经了。
“今年参加这个,明年参加那个,分开来不至于太赶。”基于对方是数学学霸,半夕便多聊了两句。
“你今年还参加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吗?”
“参加,所以来买书了。”三津谷展示了手里的书。
《Lecture Notes on Mathematical Olympiad Courses》,这是一本面向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教材,内容涵盖了代数、几何、组合数学等多门数学分支。每章聚焦于某一概念或方法的介绍,并配有大量示例与练习题。
“你有什么更好的推荐吗?”
“更好谈不上,《Solving Mathematical Problems》,这是牛津大学出版的一本题解集,很有参考价值。作者曾是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历史上年轻的金牌牌获得者。”
“最年轻?”三津谷看了眼面前这张稚嫩的脸庞,难道她不是最年轻的?
“他1987年也就是12岁,获得了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在06年年获得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我跟他可不能比,我是站在他和许多前辈的肩膀上才有的成就。”
三津谷目露欣赏,原来也不是十分狂妄自大的人。
这种自信又谦逊的神态让他想起立海大高中网球部的前部长椿木有栖,等等,这两人是兄妹吧。
“我还要赶着回去,再见。”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