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老头听到自己的老婆子喊着那么一声,那心那行都快要跳出来。
他都以为女婿过世以后,女儿和外甥女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回来。
现在听到女儿和外甥女回来了,就急匆匆的从家里出来道:“英英来了,让外婆给你做点好吃的。”
杨老头是个不会表达的人,但他非常爱自己家人。
虽然他老婆只给他生了一个女儿,但他从未生出过其他念头。
这也是杨家村的一桩奇事的。
现在自己的女儿成了一个寡妇,这两天,就连自己这个村都在议论自己女儿的家的事。
相信自己女儿那个村,流言蜚语更多了。
杨梅看到自己的父亲,眼泪汪汪的喊到:“爸,我和英英回来看你们了。”
这几天,在上I的时候听多了那些村里的流言蜚语,心里真的很痛。
有时候真的很怨自己的丈夫,干嘛那么狠心丢下自己娘俩。
可是因为自己的女儿还那么小,杨梅只能把那酸楚全部咽到肚子里。
现在见到了自己依靠了半辈子的父母,那眼泪就再也关不住了。
杨老头点了点头,走过去接过把背篓道:“唉,回来就好。”
杨梅摸了摸眼泪跟着自己的父亲走进去了。
杨外婆则拉着英英一边进屋一边道:“外婆的小乖乖,告诉外婆这几天在家干嘛呢?”
杨外婆和杨外公现在看到了自己的女儿和外甥女,就把悲伤放在了心里。
现在他们只想好好招待自己的亲人,不想把那些苦楚拿出来说。
英英在原身记忆里搜索着关于外婆的情况,在这个地方,女婿过世,外加是不能送葬的。
她刚穿过来的时候,在父亲的葬礼上没有看到外公外婆大他们,英英以为他们都不喜欢自己的女儿呢。
原来是自己误会了,看来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规矩。
英英有点同情自己的母亲。
外婆是不好直接问杨梅现在过的怎么样?只能问外孙女了。
外婆以为小姑娘今年才只有六岁,不会知道太多的人情世故,大人问过了就会忘。
英英只好用现实的生活讲给外婆听,好让外婆他们放心。
其实她也知道外婆是怎么想的,但自己是不会去戳破的。
她只好体谅外婆他们,等自己稍微再长大一点,这生活就好了。
没一会儿外公见外婆还在罗嗦,他的耳朵还是那么灵敏,听见自己外甥女的肚子在叫了。
于是喊道:“梅子妈,你快去做晚饭。两个孩子走了这么长的路,也饿了。”
外婆一听,看了看天色,看了看女儿和外生女,觉得自己老头子说的对。
天色已经不早了,赶紧做晚饭:“你看我真是老糊涂了,英英外婆去做晚饭给你吃。”
英英拉着外婆的手说:“外婆英英给你烧火。”
英英看到外婆一个人要去做晚饭,虽然现在自己只有六岁,但也不好意思一个人留下来。
外婆高兴的说:“好,我家英英长大了,会帮外婆干活了。”
杨梅见自己的母亲要去做晚饭,就忙从背篓里把带来的米拿出来了,“妈,今天我们煮一顿干的吧!”
外婆有点为难的,看了看外公。
外公也有点生气的道:“梅子,你这是干啥,家里又不是没有吃的,你干嘛要带粮食过来?”
杨梅微微的扯了扯唇道:“爸虽然仁忠去了,但对你还是把他的工分算上了,我家粮食够吃的,算算还有富余的呢,这些你们拿着吧!”
杨老爹看了看老伴,想想自己和老伴年纪都大了,身体又不好。
如果再吃不好的话,女儿以后有什么事情谁来帮称着呢?
于是杨老头发话了:“行了,老婆子收下吧!你去给孩子们做的干的吧!”说完摸了一把脸就坐到一边去了。
杨外婆看了这样的老头,有啥不知道的呢,都生活在一起这么多年了:“行,我这就去做。”拉着英英的手去了厨房。
英英坐在土灶前,看着外婆叫妈妈洗洗涮涮,自己在灶上忙活着。这就是农村最朴实的生活了。
也让英英感觉到自己挣的重生了,之前在家的生活,英英总觉得自己有点不真实,但此时此刻总算感觉到重生后家的温暖。
外婆很快的,做好了饭菜。一家四口就在厨房的小方桌上吃了。两菜一汤,虽然简单,但存在着外婆对他们的爱。
外婆把抄鸡蛋放在英英前面,一个劲的让英英吃。外公则时不时的把英英加一筷子过去。
在这个年代,鸡蛋也是个金贵的东西,一般大家都不吃攒着。
等攒多后把鸡蛋去换盐等调味料,所以这个年代的鸡蛋也是金贵的。
英英看着大人们不吃鸡蛋,只吃他们面前的青菜,那青菜还是没油的。
心里是感到非常心酸的,这个年代,只要不饿死吃什么都行。
于是英英夹起鸡蛋给他们碗里送去,这下子把外公外婆两个老的感动坏了。
以前英英是独女,有些好吃的东西,总是一个人吃。两个老人也从来没计较过。
但现在的孩子有什么好吃的,能想到他们两个老的了,这让两位老人觉得孩子心里是有他们的。以前所做的一切都值了。
杨梅看见英英为她们夹鸡蛋吃,心酸酸的,“唉,孩子他爸走了以后,孩子就一下子长大了。”
英英看着外婆外公的欣慰,再看看妈妈的难受,道:“外公外婆妈妈,你们快吃啊!吃完好大后英英给你们讲故事。”
外婆看着自己的外孙女,想着发的哄自己开心道:“好好好,我们快点吃吃完听英英讲故事,”
外公也符合道:“是啊,梅子等会你和孩子都住在家里吧!”
就这样英英在外婆家吃了一顿干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