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在说祝英台,祝英台出了祝福,只觉得是鸟儿出了笼子的,洗的无可无不可,身边的丫鬟更是随她的心。
梁山伯也在去杭州尼山书院的路上,遇到女扮男装的祝英台,两人意气相投,结为异姓金兰。认识了梁山伯,梁山伯出身平民,家道中落,幼时父亲因治水身亡,由母亲抚养成人。他性格耿直,憨厚笃诚,一心继承父志,经世济人。
梁山伯在书院三载,又与英台“日同桌,晚同床”,相互照应,情深义厚。
尼山书院是享誉江南的士族子弟求学入仕的好地方。杭州太守之子马文才【祝英台的未婚夫,他知道祝英台,祝英台不知道他,因为懒得了解他。】[不是说祝英台一点都不知道,她只是知道是姓马的未婚夫,但并不知道全名]
马文才风流倜傥,学识一流,加上一身出色的骑射功夫,在书院中雄冠群英。他仗着时任太守的父亲和自己的各种优越条件,在学友中聚集一班纨绔子弟,屡与梁山伯、祝英台作对。
马文才在祝英台与梁山伯的一次对话中勘探了出祝英台竟是女儿身。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对话梁山伯与祝英台
祝英台:与兄长节识多日,却不之兄长家中还有何人,可曾娶妻房。[醉翁之意不在酒]
梁山伯:家中只有老母一人,学业未成,怎娶妻房。
梁山伯:但不知弟家中还有几人。
祝英台:我,我父母俱在,我家中兄弟姐妹一共九个,排行第八,最小的一个是妹妹,祝英台紧张地回答道,一般人早就该感觉到不对劲了,只是介绍家中人口,干嘛要这么紧张,但是祝梁山伯倒是憨厚的很,并没有多此一问。
而在旁边经过的马文才听到了这话,却停住了脚,他于祝家结亲之事之事早以定下,父亲也曾详细为他介绍过这一家,所以他虽然不太看得上和梁山伯一起来往的,祝英台想着他自己高贵的身份,却低于这种平民的人在一起,但是想到父亲给自己的名字,里面的八个哥哥并没有叫祝英台的,也就并没有多想,还以为是旁系。
如此想来自己的未婚妻不就是叫祝英台吗?只是因为此事匪夷所思,并没有想过如果改一个思路,就一切都说得通了。
亏得他还想着想着,日后见面了有些尴尬,还有些让着祝英台,想着他可能会成为自己的小舅子,有点拉不下面子,但是一想到自父亲给自己的名字和自己未婚妻的名字,顿时脸就拉了下来。
再说祝英台祝英台是越文化孕育出来的一朵奇葩。她性格倔强,为人正直,在书院这个特殊的男人世界卓然特立。她不喜欢马文才的杰傲,瞧不起王同学的猥琐,看不惯王大人的做作。。。。。。
她最爱梁山伯的憨厚。三载同窗,耳鬓厮磨,几番误会消除,几度生死相随。英台爱上了山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