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时,德国是战败国,不要说是扩充军队,即便冲锋枪、重机枪这般步兵枪械都不允许生产和装备,坦克、装甲车都不准拥有,空军发展受到极大地制约,海军也只能保有10万吨的水面舰艇。
此外,德国被剥夺了所有的海外殖民地,损失了13.5%的领土,12.5%的人口,以及1320亿马克高昂的战争赔款,给德国经济戴上了一副沉重的枷锁。
1933年,希特勒上台以后,大力发展国民经济,德国经济步入快车道,战前已经没有失业人口,甚至使用了外来的劳动力,重新走上了扩军备战的道路。
希特勒宣布恢复兵役制并扩充德国军队,包括建立凡尔赛条约中禁止德国拥有的海军武器、装甲部队和空军,因此,德国军队的规模是循序渐进的,而不是二战前夕只有10万部队,一年之内就迅速扩展至800万军队。
德国宣布与奥地利合并,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和苏台德部分地区,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
至苏德战争爆发前,德国已拥有了包括19个坦克师和14个摩托化师在内的190个师,总兵力约730万人,拥有坦克4300辆,50毫米以上火炮4.7万门,作战飞机4980架,水面舰艇192艘的庞大军力。
德国军力的扩张,是希特勒上台以后的必然趋势,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制约,让整个日尔曼民族陷入深深的挫折感,希特勒解决了德国的经济问题,就向军事领域扩张,准备雪耻一战战败的耻辱。
希特勒上台包括扩军,是有一定的民意基础,可谓德国上下的共识,吞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以及苏台德地区的顺利,闪击波兰的成功,吊足了希特勒和德国上下的胃口。
打败了西欧列强法国,更是将德国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推向了高潮,于是,就有了苏德战争的万劫不复,希特勒率领德国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最终,德国又成了战败国,并被分裂成东德和西德两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