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站来到了祝知锦家,祝云成是建筑界有名的大拿,这次回到海城是因为老朋友拖他帮忙。祝知锦带梁又年回家是想他能得到祝云成的指点。
夜幕渐深,梁又年从祝家书房出来时,走廊里暖黄的壁灯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不远处传来祝知锦与母亲低低的交谈声,他下意识放慢脚步,却在听到自己名字时停住了脚。
“知知,你从小就有主见,妈妈本不该多嘴……”越女士的声音带着些叹息,“可当年我为了你爸爸放弃去国外进修的机会,这些年偶尔回想起来,心里总还是会有遗憾。你帮梁又年的样子,让我忍不住担心……”
“妈!”祝知锦的声音清脆而坚定,“你放心,我不是那些会为了谁而放弃未来的小女孩。梁又年是很优秀的设计师,但我也有自己的坚持。这次儿童乐园设计,我反而要好好和他较量一番呢!”
梁又年的手指无意识地收紧速写本,胸腔里忽然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热流。他正犹豫着要不要露面,书房门却突然打开,祝云成端着两杯热茶走出来,朝他递过一杯:“偷听可不是好习惯。”
梁又年有些窘迫地接过茶杯,却见祝云成倚着门框轻笑:“不过,能听到这番话,你小子运气不错。”他的目光望向远处母女俩的身影,声音里带着几分欣慰,“知锦这孩子,性子比我还倔。她既然这么说,就一定能做到。”
梁又年望着祝知锦在灯光下飞扬的剪影,忽然想起白天在游乐园里,她手舞足蹈讲解设计理念时眼里的光芒。那光芒和此刻祝云成看向女儿时的目光如出一辙——骄傲,信任,又带着些许期待。
祝云成突然拍了拍他的肩膀,"设计是场与自己的较量,但遇到棋逢对手的机会,可要好好珍惜。这次比赛,拿出你的真本事来!"
梁又年认真地点点头:“我会的,祝老师。我们都很重视这次竞赛,也约定好了要在赛场上一较高下,同时也相互学习。”
祝云成满意地看着他,眼中满是赞赏:“不错!年轻人就应该有这样的斗志。在竞赛中,不仅要展现自己的实力,更要从对手身上学习长处。”
— —
深夜,梁又年在客房整理图纸时,听见走廊传来细碎脚步声。
门缝外,祝知锦抱着设计稿蜷在藤椅上,月光为她镀上一层朦胧光晕。她反复修改的图纸上,过山车轨道化作蜿蜒的空中步道,每个弯道都标注着不同的童话主题。
梁又年想起白天游乐园里她雀跃的模样,此刻专注的神情却像淬了钢的利刃,锋芒毕露。
在祝家书房里看到的那些图纸,让他真正体会到什么是两代人的设计传承。祝云成的批注如点金石,寥寥几笔便点破他设计中的桎梏;祝知锦则像灵动的溪流,总能在他思维卡顿时,用天马行空的比喻打开新的思路。
梁又年的草图上渐渐浮现出会发光的旋转木马长廊,而祝知锦的笔记本里,沙坑区域也已演变成立体的光影迷宫。

第二天早餐时,越女士将热牛奶推到梁又年面前:"年轻人别总熬夜。"她目光中透着审视,"知知从小就固执,认准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
梁又年握着杯子的手紧了紧,正要开口,祝知锦突然从身后环住母亲的肩膀:"您当年不也固执地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吗?"
饭桌上的气氛微妙起来。祝云成笑着打圆场,说起祝知锦幼时在建筑工地画涂鸦的趣事。
梁又年望着祝知锦泛红的耳根,突然意识到这个看似无忧无虑的女孩,承受着着怎样的期待与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