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未明,鸡早已啼叫了三四声,随着一声开门的响声,昨夜给我送饼的那位大哥哥果然还是出来了。
“小兄弟,你考虑的怎么样了?”
“我……”我犹豫了一下。
他失望地转过身去,留下一句:“哎,算了,你走吧!”
“大哥,我想学,我能吃苦,刚才犹豫只是因为我不知道那头儿会不会收我为徒,况且……"我想解释可是我不知道要怎么给他说,满脑子就像一趟浑水一样。
他惊喜的转过身来对我说:“小兄弟,你若真想学我可以帮你。”
“大哥,我现在身上真是一分钱都没有啊,那头儿真会收我为徒吗?
他将头转到我耳边,说了句悄悄话。然后对我说:"你照我说的做,成不成就看你有没有这个心了,好了,我该进去了,接下来就看你了。"
"嗯嗯。"这次我坚定的点了点头。
初晨,熹微的阳光照亮了整个南县,空气中的薄雾还未退去,路边的野草上还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银霜,各家小店已陆续开张,街边的小摊也陆续摆了出来,街道上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
安静的旅店里突然传出来一声高亢的语调:“搭台唱戏咯!"不一会儿的功夫,戏班子的人带着道具从旅店里走了出来。
在南县不用搭台子,这里有一个常年固定的戏台,以前这儿常常会有打擂的活动,每逢过年过节还会有人来这耍龙舞狮。
他们把这个戏台装饰了一下还未开始就引来了一些观看的人,年长一点的男人敲着锣大声吆喝着:"各位乡亲父老,大家过来看一看,瞧一瞧,北戏传承人来南县唱戏咯,大家都过来听听哎!"
话音刚落就引来了众人的围观,随着配乐师傅的几声击鼓,画好浓妆的大哥哥们都上台他开始他们的表演。
今天唱的是《窦尔敦盗御马》,台下的观众都听的津津有味,我站在人群中靠前一点的位置,时不时还会听到台下的观众在赞叹着:"这窦尔敦扮演的真是好,活灵活现的,台下肯定是费了不少功夫哦!"
一个时辰过去了,表演结束后还是那个年长的头儿上台说了几句:“今天感谢各位父老乡亲们捧场,那现在戏也唱了,大家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给点掌声吧!”说着一个与我年龄相差不大的小伙端了个盘出来,有钱的都往里面扔铜板,没钱的也不吝啬在自己的掌声,边吆喝,边鼓掌。
“今儿的戏就到这,谢谢各位,谢谢各位!”说着众人的纷纷开始离场,唱戏的人也都开始收拾东西准备散场。
昨夜给我饼吃的大哥给我使了个眼色示意我。
我一个跟头翻上台去高声喊了句:“各位父老乡亲,大家等一下。”听到我的声音后准备离开的人也都停止了脚步,氛围瞬间安静了许多。
我跪在台上正对着大家镇定的把话说了出来“各位父老乡亲,我叫吉尔,小时侯被寒门镇的阿婆收留才侥幸存活下来,两年前阿婆染上风寒去世了,已没有什么值得牵挂了,现在我将拜这位唱戏先生为师,愿意永远跟随师傅,终身学戏,请大家做个见证。”说完,我就往地上扣了三个响头并且大声的对他叫了句:“师傅!”
那头儿有点懵了,不知所措的看了看旁边的学徒,迟顿了一下,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怎么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来,这时台下的观众都附和一句:“唱戏先生,收下他吧,收下吧……”
那位大哥也跪在地上双手抱拳的替我求情:“师傅,收下他吧!”说着戏班子的人都跪了下来:“师傅,收下他吧!”
那头儿还是有点懵,看了看台上台下的场面不好控制就笑了笑道:“好,今儿个就收你为徒!”又对台下的观众说了句:“大伙儿都知道,学戏可不是闹着玩的,是会挨鞭子,吃不吃得了这个苦就看他咯,到时候可别说是我不顾及师徒之情哦!”
听到他的这翻话我是又惊又喜,再次连忙在地上扣了三个响头,又大声的叫了句“师傅!”
台下的人都连忙吆喝叫好。
那头儿……不,是师傅吆喝了一句“得,今儿就到这了,既然收了个徒儿,那咱就回去喝敬师茶去咯!”
众人们也都纷纷边吆喝着边散了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