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作品存在较多私设,请多多见谅)
2017年,中国魔法界。(不参考图示)
百里家族。
中国百里氏家族,中国魔法界少有的古老魔法家族之一。家族法术中糅杂各类中国古老兵器、符咒等法器,由古书籍记载和编策加上不断地修改、加强,才得以流传至今。而且只有百里氏族内人主支才得以学习所有古法秘术。
为了更好地迎合改革开放的中国和逐渐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不仅仅是英国魔法界的学校,美国、法国、德国等国家的魔法学校也流行起了“魔法留学生”。
我们中国魔法界当然不甘落后,也参与其中。
百里氏族百里法术学校,也就是我族的古老法术学校,展开了一系列的开放交流活动。
为了更好地进行学术交流,百里氏族的孩子们自小学习古书法籍,到了一定年龄或学习到某种程度以后,校长便会安排各类留学活动策划方案。
留学的魔法学校分别是英国霍格沃兹魔法学校、美国伊法魔尼魔法学校、法国布斯巴顿魔法学校、德国德姆斯特朗魔法学校、俄罗斯科多斯多瑞兹魔法学校等。
德姆斯特朗位于北欧,具体位置未知。不过,考虑到它在中世纪前后由伟大的保加利亚女巫内丽达·沃卡诺娃创办,它很有可能就在保加利亚国内。
德姆斯特朗崇尚黑魔法,尤其注重决斗和战争魔法,加之出了像格林德沃和卡卡洛夫这样的黑巫师,它在国际上的声誉并不是太好。
但像马尔福这样的极端纯血统家族却非常青睐德姆斯特朗。
不同于同样历史悠久的霍格沃茨,德姆斯特朗并不接受麻瓜出身的巫师入校。不过,学生们似乎并不排斥与这样的巫师做朋友。
布斯巴顿学校是一所位于法国南部比利牛斯山布斯巴顿城堡的魔法学校,与霍格沃茨和德姆斯特朗,都是三强争霸赛的参赛学院。
(在《火焰杯》的电影中,布斯巴顿被设计成了女校,实际上这所学校也招收男生)不仅是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卢森堡、比利时和荷兰的巫师也会来这里求学,算得上是一所非常国际化的学校了。
或许是受到法国人浪漫的影响,布斯巴顿是一所集美丽、优雅、礼貌、谦逊于一体的学校。例如,学生们在宴会厅用餐的时候,漂亮的山林仙女们会唱小夜曲助兴。
顺便说一句,魔法石的制作者尼可·勒梅就是这所学校毕业的哟。
科多斯多瑞兹,俄罗斯魔法学校。魔法学校魔药锦标赛的参赛学校之一。(PS:魔法学校魔药锦标赛是霍格沃茨、科多斯多瑞兹、瓦格度 (乌干达)和魔法托库洛(日本)四所魔法学校之间举办的比赛,胜出的学校会获得一个黄金坩埚。)
伊尔弗莫尼,也有译作“伊法魔尼”,是一所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格雷洛克山的美国魔法学校,由爱尔兰移民女巫伊索特·塞耶与她的麻鸡丈夫詹姆·斯图尔特于1620-1634年间创建,招生范围遍布整个北美洲。
他们效仿霍格沃茨,也设置了四个学院,并选择北美洲的四种神奇动物为其命名,即雷鸟、猫豹、长脚水蛇和普克奇。新生在入校时,同样要参加分院仪式。
由于创建人之一是麻鸡,伊尔弗莫尼魔法学校被人们公认是最民主、名有教无类的伟大魔法学校。
非洲最大的魔法学校则是位于乌干达月亮山的瓦加度,它招收来自整个非洲的学生,是非洲唯一一所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至少已有一千年的历史)、并取得了令人羡慕的国际声誉的魔法学校。
由于魔杖是欧洲发明的,非洲的巫师们直到上世纪才把魔杖当做一个有用的工具。所以,在瓦加度,许多符咒都是通过用手指或做手势完成的。
瓦加度招生的方式也与其他学校不同,而是通过梦境使者。他们会在孩子睡觉的时候,给他们留下一块信物,等他们醒来时,会发现手里正握着它,以此作为录取通知书。
卡斯特罗布舍,这是一所位于巴西北部的魔法学校。因为学校建立在充满各种神奇植物和动物的热带雨林深入,卡斯特罗布舍的学生都非常擅于草药学和神奇动物学。这所学校还推出了很受欢迎的交流计划,让欧洲的学生们可以到这里了解南美的动植物。
讲一个有意思的小插曲。比尔·韦斯莱曾和卡斯特罗布舍的一个学生成为了笔友,他希望比尔能参加交流计划来巴西。结果韦斯莱家负担不起旅行的费用,这位笔友气得给比尔寄来一顶带有诅咒的帽子,让比尔两只耳朵都皱了起来。
魔法所是一所位于日本的魔法学院,位于日本火山岛南琉球岛,也是11所历史悠久的魔法学校中,学生人数最少的。
此外,魔法所是众魔法学校中唯一的走读学校。年满7岁的小巫师就可以进入魔法所学校,直到11岁寄宿之前,他们都是走读,每天需要骑在巨型海燕的背上往返家和学校。
日本魁地奇国家队历来都是世间强队,这要归功于魔法所对魁地奇球手的高强度训练——他们都是在暴风雨中、在变化多端的海面上进行的训练。
英国霍格沃茨是寄宿学校,被设置在山湖旁的城堡。霍格沃茨位于苏格兰。霍格沃茨的学生必须乘火车才能到达。(电影里的霍格沃茨在苏格兰的爱丁堡找到了安尼克古堡,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大部分地方都是在安尼克古堡取景的。另外的取景还包括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杜伦大学。)
霍格沃茨共分四个学院,分别是格兰芬多(Gryffindor),赫奇帕奇(Hufflepuff),拉文克劳(Ravenclaw),斯莱特林(Slytherin),新生入学第一件事情就是戴上分院帽(Sorting Hat),分院帽会根据你的性格来判断你该属于哪一个学院。四个学院皆有其代表颜色与动物,校徽(School Crest)上有四个学院的代表动物。每一个学院都有常驻于该学院的幽灵。霍格沃茨中不能使用幻影显形和幻影移形,成年人们利用不同方法到达学校:他们使用扫帚飞行或利用飞路粉来旅行,也可选择搭乘骑士巴士或使用幻影移形到学校附近的地点再步行回学校。“麻瓜”是看不到霍格沃茨的,就算麻瓜到达霍格沃茨门前,他们只会见到破烂的废墟,上面挂“危险勿入”的牌子。电子仪器和设备(包括电脑、电视、收音机(“巫师收音机”不算)、移动电话等等)都不能在霍格沃茨使用,因为在那里空气中充满强烈的魔法磁场,会干扰电子器材。
学生在校有优异表现或贡献,除了会为自己的学院赢得分数外,更有可能获得“特殊贡献奖”(Special Awards for Services)。(据书中所记,汤姆·里德尔,哈利·波特,罗恩·韦斯莱曾获得此奖项。)相反,若触犯校规,不但会被扣分,还要接受劳动服务(Detention);劳动服务有很多种形式(不过一定不是抄书),例如不能用魔法进行清洁工作,或协助海格到禁林巡逻等。
霍格沃茨校训是Draco dormiens nunquam titillandus,这是拉丁语,意思是“永远不要逗弄一条睡着的龙”(眠龙勿扰),这校训是不是学校创办人的亲身经历而定下的,已经不得而知。校徽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饰章,中间形如盾牌部分称为纹章(详见纹章),由象征四个学院的动物红底金狮(格兰芬多)、蓝底铜鹰(拉文克劳)、黄底黑獾(赫奇帕奇)和绿底银蛇(斯莱特林)组成,环绕着“霍格沃茨”(Hogwarts)的首字母"H"。环绕着盾牌的是装饰部分,主要是写着校名和校训的两条绶带。两个部分统称饰章。在霍格沃茨特快列车等处都有霍格沃茨的饰章。
此外,校名“霍格沃茨”实际上是一种花的名字。
而中国百里氏法术学校,则是有上千年历史的学校。其起源可追溯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此处皆为私设),后来随着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一些琐碎的法术文化流传至他国,就连亚洲各地(如:日本)的魔法文化也曾借鉴过中国法术。
由于中国地域辽阔,且民族文化交融、各族文化博大精深,各地人口分布不平衡,人口基数较大,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的学习,百里氏法术学校有主校与分校之分(主校位于战国时代,齐国的都城临淄,也就是现在的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华丽而殷实,是一个快乐的城市,“百家争鸣”的发源地。分校分别位于新疆乌鲁木齐、西藏拉萨、内蒙古呼和浩特、重庆、浙江杭州、海南五指山、台湾花莲等地)。学校分走读与寄宿,各校都依照分学院制度进行教育,学生们不仅要学习法术专业知识,还要培养个人素质修养和学习凡人文化(例如语文、数学),若学生有留学志愿,还需学习外语。
学院依照法器而分为:剑学派、符咒学派、琴习派(分古琴、古筝、琵琶、阮、扬琴、二胡等)、笛习派(分竹笛、骨笛、箫、葫芦丝、手埙等)等。学校会开设各类社团活动和运动竞技赛,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此外,百里法术学校还分金、木、水、火、土,五行区分学生必须掌握的课程,也就是必修课程。布八卦阵也是必修课程之一。
学生满八周岁入学,入学通知书即是赠送最适合ta的法器和一封以古文方式书写的信(即从上到下,从右到左阅读,内容以文言文方式呈现),如若内容有不理解之处,书信会变幻为动画,活灵活现地解释清楚。学生满十八周岁即可毕业,如若还想继续学习研究古法秘籍,也可以继续申请学习,但必须通过魔法研究生的每一项测试。学生在校每年寒暑假前都会迎来一次考试,检测学生学习情况。考试分数与评析、老师的寄语则会以成绩报告单形式分发。如遇学生品行极差且违反校规屡教不改者,予以开除处置。学习用品可到录取通知书上写的各地区魔法用品售卖处获取。学生校服由学院不同而改制成不同样式的汉服。
(其余内容待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