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穆朗玛峰,地球的第一高度,自古藏族人就将她尊为神明,在藏传佛教绘画当中,代表中国郎玛峰的神女全身洁白,骑着白狮。传说8世纪级的时候,释迦牟尼的女弟子莲花色曾经在珠穆朗玛峰地区修行,藏传佛教祖师米勒日巴也在这儿苦修九年。
从1921年起,就不断有西方的登山者试图登上珠峰,然而珠峰是人类体能,心智,和毅力的极限考验,更重要的是,神女,是不是允许你登顶,才是关键。此后连续的几十年,不断地有西方人来尝试,始终没有成功。
时间到了1952年,天生的攀岩者,尼泊尔当地的夏尔巴人,丹增诺盖协助瑞士登山家兰姆博特做登顶尝试。
那天是个好天气,两个伙伴是一步,一顿,缓慢地向上挪动,他们已经抵达了8600米的高度,在一片岩盖前,一片乌云,如同被一个咒语唤醒了,突然出现在头顶,白色的峰顶,顿时朦胧起来,风雪越来越紧。
在陡峭的山脊上,突然间,前面的人停下来,转过身,于是两个人对视了片刻,这里啊,距离封顶的垂直距离只有200多米了,丹增,清楚地记得当时的内心,他说,我相信,在人最困难的时刻,上苍会告诉他应当怎样做,如果我们继续攀登,一定能够登顶,但是也一定会葬身在这里,我们已经用尽了自己的一切,可惜我们的福德还是不够。
丹增隔着护目镜和呼啸的狂风,隐隐约约的看到前面,他的瑞士伙伴兰姆伯特在咧着嘴笑着。还剩下200米的高度,谁能不沮丧呢,但是兰姆伯特用它的笑来安慰丹增,于是两个人没有说一句话,调转方向,开始下山,他们放弃的位置,在珠穆朗玛峰南坡的海拔8600米的高处。
人们并没有停下登顶的脚步,一年之后,历史上的今天,1953年5月29号,珠穆朗玛峰,在他亘古的寂寞当中,发现了两个执着、顽强的小黑点儿在向他移动。这是两个人类,山神,没有惊动女神,默默地看着他们俩。
接近正午的时刻,晴空的阳光照着这两个小黑点,出现在了珠穆朗玛峰的峰顶,两个黑点中,有一个就是去年登顶失败的丹增,此刻他脖子上系着去年的搭档,兰姆伯特给他的红围巾。登顶十几分钟后,阳光伴随着微风,目送着他们小心翼翼的下山而去,夏尔巴人丹增诺盖和新西兰人埃德蒙ˑ希拉里,刚刚创造了历史,第一次在世界之巅留下来人类的脚印,他们没有说话,因为任何多余的对话都会消耗生命一般可贵的氧气。
埃德蒙ˑ希拉里出生在新西兰,新西兰的是风景壮丽原始,充满野性之美的一个国度,它孕育了热爱自然,喜欢挑战极限的冒险家,在登上珠穆朗玛峰之前,他在新西兰大城市奥克兰养蜜蜂为业,当时全世界都想知道,这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他有着怎样的传奇身世,才能登上世界巅峰啊,埃德蒙的回答很简单,我只是一个养蜂人。
埃德蒙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之后,全世界为之轰动。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后,向埃德蒙ˑ希拉里授予了她登基后颁发的第一个爵位。
珠穆朗玛峰南侧传统线路海拔8700米的地方,有一处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叫做“希拉里台阶”的一个登山难点,是一个突出的岩盖,这位探险家和社会活动家的希拉里也为后来的追随者树立了一个人生的希拉里台阶:登上人生的巅峰之前,你是否以巨大的耐心,虔诚和宽容,克服过难以逾越的难关。
埃德蒙ˑ希拉里是一个停不下来的人,1958年,他率领英国探险队抵达了南极。中文成语里有个词儿叫做登峰造极啊,埃德蒙ˑ希拉里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名副其实的登峰造极的人。
对于尼泊尔的夏尔巴人丹增来说呀,当然不会像他的伙伴那样去承载全世界的欢呼,丹增诺盖从小在喜马拉雅山上长大,因为他和他的族人世世代代在高原生活,适应了高山严苛的自然环境,因此常常被登山者雇用做危险的工作,比如说帮他们背着补给品,把这个登山绳事先的固定在山壁上,他们像山羊一样敏捷。
但在他登上世界最高点之后,西方的记者,尼泊尔政府,都在追问他:到底是谁先登上峰顶的事,你还是那个西方人埃德蒙?
丹增,他不理解为什么人们为什么会对这个话题感兴趣,这对他本人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后来丹增把这个登山经历写成了一本书,在1955年出版了这本书,名字叫做《雪域之虎》,在这本书中,他透露是希拉里先登顶的。
珠峰现在已经不是登山家眼中的最高殿堂,成为了一个热门的观光胜地,从申请登山许可证到完整的行程规划安排。只需要付钱搞定,价格一万元到十万元不等,一路上都有氧气瓶伺候,还有很牢靠的爬山的绳索。据说在海拔将近8800公尺的登顶前,最后一段路上,登顶的人不得不排队,有时顶峰脚下人龙蜿蜒长达几百公尺,有钱的观光客趋之若鹜,珠峰的价值和环境都被破坏了,一个经验老道的山友说,这根本不像是在接受大自然挑战,而是在体验吃快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