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开始的约定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泛起层层涟漪,却没有立刻掀起惊涛骇浪。唐一白很清楚,云朵心里的芥蒂需要时间抚平,所以他收起了之前的急切,用最温和的方式,重新走进她的生活。
他不再刻意制造“偶遇”,只是会在她加班晚归时,在工作室楼下放一份温热的夜宵,附一张纸条:“记得趁热吃,别熬太晚。”纸条上没有多余的话,落款是简单的“唐”。云朵每次看到,都会默默收下,第二天让助理把餐盒洗干净送回去,里面偶尔会多一块她亲手做的小饼干。
周末,唐一白会提前问她有没有空,若是得到肯定答复,便会带她去一些安静的地方——不是喧闹的餐厅,而是藏在巷子里的老书店,或是郊区的湿地公园。他知道她喜欢安静,喜欢观察生活里的细微美好,就像她镜头下的画面,总是带着淡淡的人文温度。
一次去湿地公园,云朵拿着相机拍候鸟,专注得没注意脚下的泥地,差点滑倒。唐一白眼疾手快扶住她,手指自然地揽住她的腰,语气带着笑意:“拍照也要看路,不然下次摔倒,我可不一定能及时扶住。”
云朵的脸颊微微发烫,轻轻挣开他的手,低头调整相机参数:“知道了。”话虽疏离,嘴角却悄悄勾起一丝弧度。她发现,唐一白变了,不再是当年那个只顾训练的毛躁少年,如今的他,懂得观察她的喜好,懂得尊重她的节奏,连关心都带着恰到好处的分寸感。
工作室接到一个偏远山区的公益摄影项目,需要拍摄留守儿童的生活。云朵带队出发前,唐一白特意开车来送她,后备箱里塞满了感冒药、驱蚊液,还有她爱吃的零食。“山区条件不好,这些东西用得上。”他帮她把东西搬下来,“有任何事,随时给我打电话,不管多晚。”
拍摄期间,山区信号不好,云朵偶尔会在休息时收到他的消息,都是简单的“今天顺利吗?”“注意安全”。有一次她发烧,助理给唐一白打了电话,他连夜开车四个小时赶过来,带着退烧药和医生开的处方,守在她床边直到她退烧,第二天一早又赶回去处理体校的事。
云朵看着他眼底的红血丝,心里泛起一阵酸涩:“你没必要这么折腾。”
“你是我想好好照顾的人,怎么会是折腾?”唐一白给她倒了杯温水,语气自然,“等你忙完这个项目,我带你去吃你以前最爱吃的那家私房菜,老板我认识,已经提前打过招呼了。”
公益摄影展开展那天,云朵站在自己的作品前,看着照片里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心里满是成就感。唐一白站在她身边,手里拿着一束白色桔梗花——和当年在巴黎送给她的一样。“恭喜你,云总。”他笑着递过花,“作品很棒,很有温度。”
“谢谢。”云朵接过花,指尖碰到他的手,没有再躲开。周围的记者看到两人站在一起,纷纷围过来拍照,唐一白很自然地站到她身边,配合着镜头,却始终和她保持着礼貌的距离,没有过分亲密的举动。
展会结束后,唐一白送她回家。车子停在楼下,他没有立刻开车离开,而是从后座拿过一个相册:“这是我这几年拍的照片,大部分是队员训练和比赛的画面,还有一些……是关于你的。”
云朵打开相册,里面有她在巴黎摄影展上的侧影,有她在工作室认真工作的样子,有她在湿地公园拍候鸟时的背影,甚至还有她发烧时熟睡的模样。每张照片下面,都有简短的标注,记录着拍摄的时间和地点。
“你什么时候拍的?”云朵的声音有些沙哑。
“在你不知道的时候。”唐一白看着她,眼神温柔,“我知道你需要时间适应,所以我不急。我们可以像现在这样,慢慢相处,重新认识彼此,直到你完全相信我。”
云朵合上相册,抬头看向他。路灯的光落在他脸上,柔和了他的轮廓,眼底的认真与耐心,像温暖的阳光,一点点融化她心里最后一点坚冰。她轻轻点头:“好,慢慢来。”
唐一白笑了,眼里满是光亮。他知道,这场重新开始的追求,没有轰轰烈烈的告白,没有刻意制造的浪漫,却在日复一日的陪伴与呵护里,让两颗心重新靠近。而他相信,只要彼此都在,慢慢来,就能走到最想要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