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我近卫军团是现代陆军中分为三大类部队:机械化部队、摩托化部队、轻步兵部队。

其中机械化部队是以坦克/突击车、步战车、自行火炮为核心装备;摩托化部队以卡车运兵,到战区时下车作战,以牵引式火炮为支援火力;轻步兵部队则指山地步兵等装备轻型车辆且较多以徒步形式行军作战的部队。

全面抗战初期,我国军队装备水平极其落后,绝大多数的部队都是徒步部队,真正意义上的机械化部队只有1938年由抽奖组建的陆军装甲兵团扩编而来的近卫军,其余的具备摩托化行军能力的都极少。

在近卫军未来到前,恐怕只有中央军的第5军具备一定的摩托化行军能力,其余精锐也绝大多数都是徒步状态。

但是,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在杂牌军中却有一支实现了部分摩托化的精锐之师。这支部队就是傅作义长期指挥下的第35军。

35军原本为阎锡山的晋绥军序列,但后来傅作义和阎锡山被我部署在新疆,蒙古草原,再加之35军长期驻扎新疆地区,因此之后虽名义上仍为晋绥军,但实际上则是阎锡山体系没多大关系了。

在对俄战争,军队序列当中,35军是较早参加对俄作战的一支部队,曾参加了1933年朝鲜抗战的末尾战——怀柔之战。

此时参战的35军73师以临时番号59军参战,由于傅作义擅守,因此该部构筑的防御体系非常完善:纵深阵地有三线、阵地外为2道4米深的外壕、壕沟外则遍布地雷;主阵地分上下两层,各火力点之间有交通壕相连,且各阵地伪装极佳。

俄军以第8师团的沙皇近卫旅团及新疆旅团的哈萨克支队攻击傅军阵地,伤亡惨重,若不是后来停火谈判协议,俄军损失还要更大。

战后统计,俄军在战斗中阵亡246人,傅军阵亡367人。在俄军拥有原始战机和大量火炮参战的情况下,中国军队能取得这样的战绩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尤其对比当时长城一线漫长防御战线其他军系部队等而言更是如此。

因新疆之战得胜,35军在全国的声望极高,获得了大量的现金和物资支援。傅作义以此组建了上百辆汽车组成的运输队,使得其核心主力35军具备一定的摩托化行军能力。我又抽调一批现代武器装备,补充!

蒙古战役,就是以这个经过现代武器装备了的军为基干部队,傅作义打出了著名的百灵庙大捷,重创了俄人扶持下的伪蒙军。并迫使一部伪军反正,光是杀掉的俄军顾问就有27人。

在这次战役期间,35军的出击兵力中便有24辆汽车组成的输送队及20辆晋造装甲汽车组成的钢甲汽车队,其机动迅速远出俄军所料,是取胜的重要因素。

全面对俄战争爆发后,傅作义的35军在新疆战场辗转作战,遭受重创。以至于蒙古保卫战后,35军的2个主力旅仅分别收容了2000人和1000人,这还是作战中补充了4个团后的剩余力量。

到1939年,35军转移至蒙古战场,此后傅军专注于对沙皇军作战。

傅作义练兵极狠,其步兵经常是一夜行军60里,而且负重达50斤。35军练兵的最重要的口号为“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所以,35军向以“集合快、出发快、行军快”著称。

35军在作战中与空降师,航空团极为重视突袭作战和斩首战术。

当时傅作义部队利用所部卡车运载精锐部队可迅速将其投放到战场,打完之后,参战部队还可登车立即撤退,其中的装甲汽车队还可提供一定的火力掩护。再辅之以傅军中的精锐骑兵,这支号称“七路半”的部队在蒙古战场逐渐打出了威名。

1939年12月,傅作义以35军为主力发起了包头战役,主动进攻俄军重兵守备的包头城。

此战虽因各部队配合出了问题,加之俄军城防守备比较坚固,没能打下包头城。但是傅军仍给俄军以重大杀伤。

时任101师师长的董其武将军,在这次奇袭包头之战,击毙了俄军两个联队长以下军官20余人,歼灭俄伪军合计达3000余人,击毁汽车一百多辆,坦克3辆,重创了绥远俄军。

而中国军队参战各部的伤亡是2000余人。
俄军吃亏后,所谓的蒙疆驻屯军司令叫嚣:一定要扫平河套,全部消灭傅作义军。为此,其调集了3万余人,分三路向绥西地区展开进攻。

这次俄军的声势很大,其一度占领了五原城,傅作义军则凭借机动性强的优势对俄军实施快打快撤的骚扰战术。待俄军疲惫后,反攻就开始了。

1940年3月,傅作义各部又向俄军据守的五原城发动攻击,一举收复了五原城,歼敌3400余人,俘获300余人(大多为伪蒙军)。

五原战役后,绥远俄军不敢再与傅作义部队硬碰硬,双方在绥远形成相持局面。

由于傅作义用兵习惯以奇袭、突袭著称,该部利用汽车队和骑兵队运载精锐部队屡屡对俄军发起了骚扰作战,使其颇为头疼。

在整个正面战场上,中国军队能和当面俄军打得有来有回的战场不多,其中蒙古战场就是其中一个。

其中能取得此等成就和傅作义大胆使用摩托化运兵及突袭斩首等战术有很大关系,而傅作义也逐步成为了国军中为数不多的高级指挥人员。

